《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是枝裕和,有意义的死,不如无意义的生

分享到: ? ? ? ? ? ? ?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是枝裕和,有意义的死,不如无意义的生

是枝裕和风格

我喜欢是枝裕和的电影。那些生活细节编织的故事里有着非常细微却动人的感触。虽然人们都说喜欢鸡蛋不一定要看看下蛋的母鸡长得什么样子,但是或许因为是枝裕和的电影实在太生活化,反而让人对导演本人产生了兴趣。

是枝裕和评价

书名非常微妙地让人想起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只不过跑步并不是村上春树的本职工作,《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则由是枝裕和完整讲述了自己从拍电视纪录片入行以来的点点滴滴。除了导演自身的成长经历,也可以一窥日本电视业的发展史。

是枝裕和的书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两人在某些观点上竟然出奇地一致。比如在拍摄与邪恶有关的电影《距离》的时候,是枝裕和将关注的目光集中在“加害者的家属”这一群体上,以此来反对媒体一边倒地对受害者表示同情,对加害者表示谴责这种非黑即白的观点。这与村上春树写作《地下》的理念如出一辙:加害者并不是恶魔,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普通人成为罪犯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出了问题。

是枝裕和名言

对于战争,两人也抱有相同的观点:日本人一味强调自己作为“受害者”的立场,却刻意回避自己同时也具有“加害者”的身份。对于死亡,是枝裕和更是写下了和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所写的几乎一模一样的观点:“死常常存在于生的内部”。他们都认为,日本传统中一味看重“有意义的死”是非常病态的文化,没有实实在在生活过的实感,是无法去探讨死亡的意义的。

是枝裕和 步履不停

“比起有意义的死,不如去发现无意义却丰富的生。”是枝裕和在《花之武者》的剧本里,写下了这样的思考。在我看来,那大概就是是枝裕和的电影能够温暖地打动人心的原点。

是枝裕和台词

接下来拍摄的电影《步履不停》,正是这一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影片中死去的大儿子并没有出现,反而只是讲述了其他家庭成员在其忌日那天的生活琐事。书中详细讲述了是枝裕和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如何将本人关于母亲的记忆和情感,以及对于演员的观察和交流时所得到的细节,一点点添加到剧本之中。

是枝裕和的电影风格

影片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炸玉米天妇罗,便是导演本人小时候就喜欢的料理。那些真实到令人能感受到情感触动的细节,恰恰是导演一边将母亲的逝世作为事实接受下来的过程。某种意义上说,逝世的母亲便是电影中看不见的死者。大家在细碎的看似无意义却有着具体实感的生活里,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死亡的存在。那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温柔的治愈过程。

是枝裕和都有哪些书

合上书本细细回想,《海街日记》、《奇迹》、《小偷家族》,那些令人感到温暖的是枝裕和的电影,都是这样的呀。在被电影深深打动之余,能够读到是枝裕和在拍电影的时候所进行的哲学性的思考,不禁让人觉得,知道鸡蛋是从哪里来的,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啊。

是枝裕和的日式美学

人类在乎的只是平凡的幸福。是枝裕和这样说:无法取代的珍贵之物不在日常生活之外,而蕴藏在日常的细枝末节里。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