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条》解析之四 综合篇_ABA_视听语言_发型设计

分享到: ? ? ? ? ? ? ?

前几篇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解基础设定、人物行动线和故事逻辑线,至此诺兰大神这个“时间魔术师”布下的谜题也解得七七八八了,这一篇来讲讲电影主体故事之外的事情。

1、诺兰的视听语言

《信条》是一部诺兰特色极为鲜明的电影,比起照顾观众的观影体验,诺兰更在意秀出个人风格,除了玩弄时间逻辑,高频切换的镜头和快速推进的故事情节,让人时常陷入“他是谁、他又是谁、他在打谁、谁又在打他”的哲学思考,并且是从开场的基辅事件就奠定了这种敌我难辨的基调,确实或多或少影响到一刷的体验。但也正是因为基辅事件,成为我二刷的理由,因为杜比厅的视听体验实在太绝了!

《信条》的配乐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1)配合画面完美踩点,烘托剧情气氛。以基辅事件为例,男主的行动小队冲进剧院开展行动时,配乐运用了密集的重音鼓点,与男主一行人的跑动节奏100%合拍(电影00:03:00处),直接把进攻行动的紧张刺激感推向高潮。在杜比厅观影,这一串重音鼓点给人的冲击感更为强,喜欢节奏踩点向的我本人大受震撼。

2)几串不同音色的电子音反复叠加,推进剧情节奏。《信条》中旋律性的配乐很少,大多数都是几小节甚至几拍音符不断反复,音色除了打底的鼓点,很少使用乐器音,绝大多数是电子音。将不同音色的电子音反复叠加后,再根据剧情需要,通过调节节奏快慢、音量高低,呈现配乐上的千变万化,配合突出剧情中的关键人物或事物。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男主从乌克兰军方处偷钚241的公路追车戏(电影1:13:18处):男主动用了4台大型车辆,仔细听配乐会发现,每台车辆都有一串对应的电子音,每当有一台车辆进入画面时,就会有一串新的电子音叠加在原有的配乐上,配乐的组成逐渐复杂,音量逐渐升高,也应和着剧情一步步推向小高潮。此外,在音色上也选择了接近汽笛声、行驶列车与铁轨碰撞音等能使人联想到重型交通工具的电子音,更加贴合剧情。

3)配乐间或正逆播放,营造契合主题的不和谐感。《信条》中有些配乐听起来是不和谐的,甚至会给人带来不适感,原因在于部分配乐是倒放的。典型例子是斯塔克12号战斗事件(电影2:01:21处):红蓝两队的配乐分别采用了同一配乐的正向和逆向播放,用以在配乐上区分红蓝两队,也完美契合了电影核心设定。同段配乐正逆播放,对编曲技术是很大的考验,但是《信条》做到了,此处推荐b站视频BV1ph411R7Pq,里面有《信条》全部配乐的正逆两版播放对比,一起来感受配乐师的高超技艺。

2、“向死而生”的尼尔

塑造个性丰满的人物、讲述感人肺腑的故事并不是诺兰的优势所在,相比于逻辑设定和视听语言,《信条》的故事性、抒情性确实薄弱了些,男主通篇任务导向型,很少有感情流露,反派的控制欲变态且莫名其妙,全片最闪耀的人物无疑是尼尔,特别是二刷时,发现很多小的细节都在暗示尼尔对这段友情的珍视,于是更容易被两人之间的故事触动。在已知最终真相的情况下再回头看,仅仅因为未来男主的安排,尼尔就毅然决然走上“向死而生”的道路,太让人感慨了。下面讲几个二刷发现的小细节:

1)在孟买的第一次接头,尼尔给男主点了一杯可乐,因为他早已了解男主的喜好;

2)尼尔四次救男主:①在基辅剧院开枪击倒准备杀男主的人;②在自由港,尼尔揭掉红房间里冲出来的人的面罩,发现是男主后大惊失色,立马跑回去阻止男主杀“自己”;③斯塔克12号战斗中,中途折返,开车去救男主;④结尾毅然返回为男主开锁,结束自己的生命(尼尔微笑着离开的镜头印象太深刻,感谢诺导让我重新get了Rob的颜值);

3)自由港事件后,两人有一段大致如下的对话,细品很扎心:

男主和尼尔谈了时间逆转话题后……

男主:知道这件事(时间逆转)的都不能活

尼尔:你没杀我,看来是信任我了

男主:我还要回孟买(找普利亚),记住你只是来找钚241的,否则他们事成后会杀人灭口(别牵涉太深,太危险)

尼尔:这是早晚的事(尼尔已经知道自己的结局,而男主以为尼尔指的是早晚会被发现从而被杀)

男主:我希望由我来决定(既是对“你没杀我,看来是信任我了”的调侃回应,也是嘱咐尼尔不要被他人发现)

尼尔(笑):希望如此(哎,就这句,品,细品,某种角度来说确实是男主未来的安排决定了尼尔的生死,你说虐不虐)

4)男主发现自由港和自己打架的其实就是自己后,问尼尔之前为什么不说,尼尔说因为一时半会儿解释不清楚,而且“原则就是要控制”,男主问“谁的原则”,尼尔答“我们的”(加粗下划线),可想是未来的男主教会了尼尔逆向世界的逻辑准则;

5)影片最后,男主发现了尼尔背包上的饰品,试图挽留,尼尔表示发生的就是发生的,淡定接受结局,决定去完成事件的闭环,并留下全片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这个世界正常运转需要坚守的信念,而不是逃避的理由”(为尼尔哭泣)。

此处跑个题,吹一吹Rob。不得不说,诺兰真的很会拍男性,尼尔在自由港踩点的那场戏,西装造型和发型设计太出众了,主角气场全开,果然英伦男人都自带绅士气质(奈何Rob平日不洗头)。在自由港行动正式开始的当天,安全门封闭后,有个男主和尼尔转身并肩前行的镜头,诺兰安排Rob走在镜头里靠前的位置,风头甚至盖过了男主,就是那一刻,突然有个想法跳进脑子里:“让他演蝙蝠侠不会错”。而且Rob变换口音的本领着实让人惊叹,《信条》里已经是和他正常口音不太一样了,再去看《兰凯斯特之王》和《神弃之地》,更是和他平时说话的方式大相径庭。

3、中文翻译……

好的翻译有助于理解影片,差的翻译难上加难。《信条》本身就是快节奏烧脑电影,偏偏翻译还给观众使绊子,在不该有疑问的地方制造新疑问。

一刷的时候有两个地方让我很迷惑:1)男主穿工作服溜进大楼被女科学家发现,两人就聊了两句也没表明身份,下一秒怎么就亲密战友一样开始讲解任务了;2)男主去孟买找不重要的丈夫(名字忘记了)问子弹的事,明明上一秒还剑拔弩张,怎么后面妻子聊了两句就坐下喝茶了呢?二刷的时候才明白,因为女科学家问话后,男主回答时说了TENET一词,同时把板子夹在腋下,双手很隐蔽地做了信条的手势。同理,普利亚也在与男主的对话中提到TENET一词,并用捧着杯子的手做了信条的手势,男主以握枪的双手回应了相同的姿势,但这两处的翻译完全没有体现TENET一词,加之人物动作确实够隐蔽,看得人一头雾水。

另外一处有理解障碍,是在男主去餐厅找不重要的伯爵(虽然伯爵很有气质,但对不起,名字还是没记住)时发生的对话。这段对话信息量极大,交代了萨塔尔、凯特两个主要人物的背景、关系,提到了斯塔克12号,讲了假画拍卖事件,出现了N个人名、地名,对话节奏也比较快,本身就不太容易让人快速反应过来,而字幕可能是为了赶得上角色说话的节奏,常常把两个角色说的话打在同一行,一旦角色对话加快,如果不听英文,都分不清哪句是谁说的,真叫人头秃。其中伯爵向男主解释凯特和阿勒伯关系比较亲密,暗示两人联合欺骗萨塔尔,男主嗤之以鼻地哼了一声,字幕把这哼的一声翻译出来译作“我说呢”,并且是插在伯爵前后两句话中间,以ABA(中间间隔一个空格)的形式打出字幕,就很微妙…

还有一处在女科学家向男主解释时间逆转时,表示子弹能跳回到男主手里,是因为在子弹的角度认为是男主把他扔出去了,接着男主问“自由意志呢”,女主答“你不动子弹也不会动”,感觉男主的问句改为“为什么不能是子弹有自主意志呢”更容易理解。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