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光交流活动Q&A·干货满满不容错过_示波器_前期拍摄_lut

分享到: ? ? ? ? ? ? ?

在电影「调光」交流问答中,学堂君收到了大家在学习调光时遇到的问题,天工学堂三位调光老师从中挑选出五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此为同学们解答。


提问1:

Q:越干这行越觉得自己调的不行,越是不知道如何调。调不出来自己相信中的感觉。请问如何突破?尤其是在风格调整时候,越来越依赖通过LUT去实现一些风格。手动的控制越来越弱.(B站用户:邢Xingv)


A:我一直觉得调光这件事跟做菜很像。有一些风格化的LUT像老干妈,什么菜放了老干妈都是豆豉的味儿,有些菜不热炒就是凉拌,放老干妈也好吃,而且还方便。但反问自己,如果不放老干妈做菜,菜做出来就不香吗?

在早先过渡到ACES的时候,我遇过类似的情形,挂LUT那种说不上来的柔润感很难用ACES复现。后来强迫自己替换成标准ACES的工作方式,花了很大工夫和精力去适应ACES的手感和操作反馈,通过各种实验,拉片,回归到刚开始做调光那种像海绵一样不断积累不断吸收的状态。总之,相信熟能生巧。

针对“手动的控制”我给个建议:先用得心应手的LUT做到自己满意的样子,最终画面作为参考帧,然后掀掉以上全部的工程操作,以“不依赖LUT”的方式去逼近“LUT”的结果,花时间下工夫一定能做到。

我做到过所以我告诉你一定能做到。所谓“突破”,“破”,不破不立,和大家共勉。

(调光师蔡耀辉)

第一:多看优秀的文艺作品,包括好的剧集、电影这些,培养自己的审美,知道好的东西是什么样的,有了自己的审美,才会对调色的作品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才会知道自己要什么,调色的时候才会有指向性。

第二:LUT只是调色手段中的一个工具,自己不能被LUT左右。现在能接触到很多种LUT,技术LUT、风格化LUT等等,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清楚每一个LUT自身的特性。很多风格化LUT使用后会损失掉画面的细节,所以使用LUT要慎重。

第三:不能让画面风格被LUT左右,在用LUT之前首先要理解它会呈现出什么效果,它的特性是什么,它会如何改变画面。你是需要这个画面风格选择了这个LUT,而不是反过来依赖它。

第四:学会看示波器,调色的时候一定要配合示波器去调,要时刻盯着示波器,根据示波器的变化就会知道在用LUT时候,发生了什么。LUT只是一个工具,它能帮助你快速的获取调子。方便你更快速的确立你想要的风格。去了解你在用的每一个LUT,并且慎重的使用它们。

(调光师李言)

提问2:

Q:想问一下老师关于镜头之间的匹配,例如亮度、颜色、饱和度这些,主攻宣传片。(B站用户:Quattroers)


A:其实不分宣传片、广告片还是故事片。所有的类型的片子,都需要有匹配和平场,这就是它和平面图片调色最大的区别,有时候老说调光是动态photoshop,但是调光和photoshop最大的区别在镜头和镜头之间连接的逻辑关系。

匹配要有一定基础积累,基础积累是指什么呢?

第一步,锻炼眼力。镜头平衡和匹配好,需要很强的观察和临摹能力。比如在学画画的时候,会临摹,不管是临摹色彩还是明暗主体关系,都是在锻炼眼力,模仿力,记忆力的方式。有了这些积累之后,眼力才会更加适应镜头之间的匹配。能够去观察出来镜头和镜头之间有哪些不一样。然后如何让他们去变成一样。所以如果有美术基础,会更加得心应手。如果有绘画基础,眼睛会很容易看出两个画面之间的不同。

第二步,上手操作。积累大量的训练,不断地积累,得有一个1万小时定律。眼力提升后,眼手配合。

第三步,经验。也就是sense,感觉。感觉是和摄影结合在一起的,所以要了解摄影。摄影怎么拍会造成两个画面之间不接。需要想象前期拍摄时候发生了什么,比如了解现场打光的方式,摄影师如何控制。这些了解清楚,通过后期的参数,延续前期的思路做校正,把前期不太舒服的感觉,校正到舒服,才是两个画面之间的连接。

连接具体操作分两种:一个是看明暗度,也就是反差;另外是看颜色。我的习惯在看亮度和颜色的时候,通常把它分成三部分:高光、中间调还有暗部。在根据这三个部分观察两个画面是否统一。先整体后局部。这是最基础的基本功。如果担心调色的情绪没有贴合,后期多练就可以了。

记住“一万小时定律”。

(调光师黄千)

提问3 :

Q:熟悉工具后怎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调色水平,怎么能够让自己的调色更好的融合进片子,自己调的有时候感觉颜色都没有融合。(微信用户:长安十三朝)


A:首先要多做练习,平时可以收藏一些好的电影作品,摄影作品的单帧参考,尝试用自己的素材往参考方向去调。另外可以进行一些类似照片的调色训练,来培养自己调色的感觉和感受。

再来,就是培养自己的审美,要对画面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想象力。看完原始素材后肯定会对它有大致的想象。你希望它呈现的是某一类型的风格或者某一种感觉,或者说具体点比如过往看过的某一部电影,在刚开始调色时候可以通过模仿来做练习,做的多了之后慢慢就会有属于自己的审美和判断力了。

实际上每个片子都有自己适合的调子,因为前期不同的拍摄环境、美术等因素,同一个调子在不同素材呈现上的质感会是很不一样的。一定不能硬套一个调子给画面,那肯定是不适当的。

(调光师:李言)

提问4:

Q:我想问在处理暗调场景的时候,如何做出层次感,让影调过渡更加自然。比如我看《燃烧女子的肖像》里面的夜晚室内戏,三个人坐在一起讨论的时候,画面里出现的光源是老式烛灯,虽然这场整体很暗,但是细节很丰富,而且也没有提高黑位画面发灰的感觉。自己尝试的时候,经常遇到黑色部分没细节,或者提高黑位变灰的情况。希望得到老师们的解答。(微信用户:limbo)

Q:请问一下老师,在不挤压亮暗部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拉伸中间的层次细节反差?(微信用户:邢微)



拿这部片子来说,每部片子因为前期拍摄条件都不相同,所以后期处理方式也有变化。《燃烧女子的肖像》使用RED机器拍摄,并且用的是徕卡的 Thalia 定焦镜头,这是一个全画幅的镜头,它是模拟的胶片质感。本身这款镜头能带来很强的胶片怀旧质感,并且搭配摄影师用滤光镜这些小附件,就会增加柔和的质感,让画面更接近油画的感觉。

电影拍摄采用的是Weapon Monstro 全画幅的机器,机器本身拍摄出的画面是很锐的。但为什么最后呈现出来的画面看起来特柔和,尤其是夜戏,暗部细节层次丰富呢?和这个镜头很大的关系。不同的摄影机机身搭配不同镜头会出呈现不同的质感。

除了镜头以外,还有就是灯光,用的是柔光。整体环境以蜡烛的点光源为主,环境中又带有少许的底子光,很微弱,但是这些底子光可以把暗部细节带出来。

进入后期调色的时候,如果希望暗部细节比较丰富的话,可以着重调整趾部曲线(或者称为暗部曲线),让趾部曲线的过渡更加平滑,同时整体又保证曝光不要被拉高,不要过曝。整体幽暗的氛围还是要保持。只单单调整暗部的趾部曲线,才能让这种暗部细节更多。

要调整曲率,调整暗部过度的顺滑度,并不是整体拉起来。如果整体拉起来,画面会出现发灰的情况。但这些操作也要依托于前面的条件,比如画幅、机器等,宽容度很高。同时在打光时候,又要注意暗部关系。改变曲率的弯曲度,往上弯或者往下弯,画面都会不一样。

(调光师:黄千)


提问5:

Q:老师您好,是这样的,我大专毕业自学调色一年了,期间在b站啊很多视频网站也看了很多教学,也买过一些付费的线上课程。但是没有做过正规的商业片。想请问一下老师,假如说想要成为老师这样的电影调色师,在各个阶段应该怎么样去规划自己,怎么样去提升自己,需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才能有这个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影调色师。或者说老师您能分享一下您的经历吗,非常感谢!!(微信用户:Jarvan)


A:天工学堂早期出过一套调光课程,当时有很多反馈说太干、看不懂。

引用这些反馈,在这里我得先泼很多想做调色师的朋友一盆冷水来让大家冷静一下。因为实际的情况是我们工作的99%的内容都是这些“干”到外行觉得艰深晦涩的东西,剩下的1%才是那些让人“哇哦”的画面处理。

确实,调色带来的画面改变很容易让很多人对调光师这个职业产生兴趣,但必须负责任地说,无论哪一种职业都有门槛,且最终留下来的都是经过钻研和打磨的。所以在选择职业前,认真反问自己:你喜欢做菜,但你是不是真的要成为一名厨师?

这一点一定要想清楚,对自己负责。

如果决定了要做职业的调光师,尤其电影调光师,那么首先就不能抗拒艰深晦涩,必须静下心努力消化掉那些艰深晦涩的99%的东西,剩下那个令人“哇哦”的1%,我个人认为方法特别简单,就是多磨、多练、多看,熟能生巧,积累到一个程度,就自然而然成了。

不要只着重眼前1%的部分,造成职业与业余分界的,一个是消化好99%的部分,再一个就是靠量去熟能生巧,生了巧还要不断保持学习、探索和实验的心。

(调光师:蔡耀辉)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