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研究在研究些什么?_老上海_芝加哥大学_电影理论

分享到: ? ? ? ? ? ? ?

每个人都可以看电影,并有权利发表自己对电影的评论。无论这种评论是褒扬的,还是批判的。

随着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视频载体的日益普及,电影研究” 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专业的学科,并形成了一个专业的研究领域。在国内这一领域或专业设置往往被称为“电影学”,以前也与戏剧、电影和文学研究并称为“戏剧影视文学”,在国外,通常的叫法是“film studies”(电影演研究),同样与“media studies”,“cultural studies”有所交织。

那么,到底什么是电影研究?电影研究又在研究些什么?专业的电影学者们或者专家们能代表权威吗?他们对电影的解读和普通的观众有什么不同?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一)电影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电影的诞生至今不过一百多年,因此电影研究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

“1950 年代以前,电影渐渐进入欧美的大学课堂,其最早的形式是附属的选修课程,在英文系、戏剧系、历史系或综合人文学院开设,所关注的内容是传记式的电影史料(人物、作品、产业),或者电影与其他邻近学科的关系(文学、戏剧、历史、哲学)。”

“电影研究真正成为独立的学科要到1960 年代,其主要理论来源于相对美国而言的所谓欧洲大陆理论,即后来占学术主流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

“符号学和精神分析理论对电影理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创造了一套以影像、情节为分析对象的电影理论,如缝合理论(suture,即观影者的主体性形成)、叙事理论(整合俄国的形式主义)等。与这些理论同步发展的是欧美大学电影研究所的建立和电影博士的培养。”

“当1970 年代第一批电影博士进入学界时,电影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并迅速扩展电影理论的视野,从传统的经验主义对文本细读(也可以理解为电影分析)、产业数据(生产、发行、放映、接受)的重视,到电影与意识形态、政治、历史、社会语境的互动研究,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大大推动了电影研究的学科发展。”

“到了1980 年代,电影研究这一新兴学科形成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又对更新近发展的文化研究产生了积极作用,比如通过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凝视(gaze)理论分析大众文化现象。”

1990 年代以来,新电影史从文化理论的角度重返早期电影,探讨电影与都市现代性、视觉文化、科技生活的重叠关系,更深刻地揭示了电影对现代生活各方面的影响。鉴于电影学科在欧美大学跨学科的发展,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一学科在体制建构上可以同时隶属于文学、艺术,甚至传播学院。”

在中国,人文学科长期以文学为主导,而电影研究在 1980 年代中期才逐渐受到重视。

“当时一批美国学者在暑期到北京讲学,带来了最新的西方电影理论成果,使中国与世界在隔绝了 30 多年后重新接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学者对西方电影理论的接受是有选择的,其中巴赞的现实主义理论独受青睐,而后结构主义的电影理论并没产生太大的影响。”

“从电影批评来说,1990 年代以来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不是电影美学,而是重点各异的文化研究,尤其是用后殖民理论分析在国际电影节屡屡获奖的中国的民俗电影(或所谓的张艺谋式)。新世纪以来,电影产业研究在中国逐渐形成,大量援用传播学、媒体研究的方法,分析国产大片在跨国市场的运作,以及中国软实力在世界范围内的贡献。总之,在中国学界,虽然 10 多年来电影研究的学科地位得到了巩固,电影博士点不断产生,但电影研究仍然保持其跨学科的性质。”

(二)电影研究的困境与局限

电影研究目前的一大困境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大多数电影学者的研究都采用了文本分析的方法。

而他们通常运用的理论既包括所谓的 “经典理论(即结构主义以前对电影的论述,包括巴赞[Bazin]、克拉考尔[Kracauer]等)”,也包括一些能够运用到所有人文学科的理论框架,例如 “符号学、形式主义、精神分析、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性别研究,以及近来的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跨国主义、全球化批评。”

由此产生的一大问题是对电影本身的美学、技术和制作技巧的忽视。电影是艺术、技术、产业和市场的综合体,因此电影研究不仅仅涉及以电影文本为基础的批评(作品分析、叙事研究、风格系统),还应该涉及更为复杂的意识形态和艺术手法分析。

突破这种局限,需要将电影研究与电影本身的拍摄理念,制作过程和技巧,电影产业和制度结合起来,以及与其它相关学科(历史、科技、城市、视觉研究、媒介、戏剧、文学、传播、政治、经济、文化等)展开更深层次的对话。

(三)电影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电影制作的传统模式已经被改变,出现了大量新技术,如电影特效、计算机成像、多媒体环境、动作捕捉与全息摄影等。电影的观看也进入了多屏时代,电视、录像、电脑、网络、手机等电子设备都可以成为影像的载体。

与此同时,电影研究却逐渐式微。大众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挑战了电影学者的权威。

然而在影像的风暴中,“电影”作为一种也许具有“最高艺术性”的形象,仍然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电影与其它的视听形式最大的不同,是其首先作为一种艺术。

电影研究的目的并不在于过度诠释影像背后的意义或故弄玄虚,而让直观的影像变得更加复杂和艰涩难懂。

毕竟,正是由于影像的发明,才使得许多无法用言语阐明和形容的事物能够以一种更通俗的方式被表达,以及被感受。

而电影研究,亦或者电影理论的目的在于,使观众能够以更加开放和多元的视角来理解电影。

这也是本账号创立的初衷所在。

对电影的解说、批判和评论绝不只是解说电影的情节和故事,一些同等重要,却长期被忽视的议题,比如创作理念,艺术手法,意识形态,甚至一些具体的问题,如表演、摄影、配乐、灯光等拍摄技巧也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些问题将在本账号的视频投稿中,进一步予以讨论。

欢迎所有热爱电影的宝贝们与up主进行交流,并予以批评指正。

喜欢up主的文章或视频,别忘了收藏点赞,一键三连~~


文中的引用部分主要参考了张英进教授的三篇论文:

[1] 张英进. 跨学科: 电影研究的特性[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5-06(012).

[2] 张英进.华语电影跨学科研究的实践[J]. 中国比较文学,2015(01):1-8.

[3] 张英进.新世纪英语学术界的中国电影研究[J]. 电影艺术,2019(01):3-7.


此处附上张英进教授的个人简介:

张英进,先后任教于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曾任美国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席、富布莱特基金会中国研究员,现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学系教授。

中文著作包括《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2006)、《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2006)、《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2007)、《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2008)。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