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唐国强:演员是一辈子的事业_唐诗宋词_文天祥_激情戏

分享到: ? ? ? ? ? ? ?
  • 本文由李彦采访并整理

  • 初刊于《电影艺术(2002)》

  • 仅供学习参考

作为一个演员,活人演活人,你为人都不行,还干什么!为人不对,对好多问题的看法都是带偏差的,那你的作品肯定是有偏差的。没有选择的能力,而只是在被选择。因为选择一个角色,选择一个剧本,一般都跟自己的喜好有直接的关系,想挣钱的人肯定是谁给的钱多上谁的戏,或者觉得这戏将来能火就演,这就带有盲目性,甚至带有弄潮儿的投机心理。

应该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所选择,要知道我来到这世界上究竟要干什么?我从事艺术工作,是演员,是来塑造角色的,这是我一辈子的事业。它不光是职业,而是事业,你怎么对待它,看待它,你准备怎么去做,这就牵扯到所谓的为人,处事。你的选择,你的创作心态,都会对日后作品产生影响,并对你的整体心态产生连锁反应。

我总觉得在影视界,文化氛围不足,文学氛围不足。中国的文学远远走在中国影视的前头,文学界所想像的东西隔多少年之后影视界还以为是新鲜的东西。为什么?就是很少有人去关注跟文学的沟通。好多聪明的艺术家、导演已经悟到这点了,有一个文学集团在为他服务。要不然,人家一看影视界,就觉得没文化。为什么没文化?因为它反映的问题远远落在人家后头,所以关注中国文学是绝对必要的

我比较关注文学,尤其喜欢看散文。好多人对余秋雨说三道四,我觉得这个人很有一些为人处世哲理的东西,很喜欢他的散文。《千年一叹》讲了埃及、印度等旧文明的没落,谈了中国的一些问题。他的文章写得很漂亮,不是那么长,形散而神不散,他所阐明的一些东西很有利于你琢磨。我没有时间去看一部大部头的小说,但我坐在车上,今天看三篇,明天看两篇,看完之后有时一琢磨,觉得哎呀,自己的思想跟人家差一段距离,就是没有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看一个事情,什么都是就事论事。由于人家站得比较高,他就把这事拎起来了,一看下面还拽着这么多。这种东西我认为有助于提高演员的表演张力,因为你的文化、你的哲理性、思辨性上升了。不理解人生,不理解社会,谈什么创作力!只能是儿女情长,是是非非,整天张家长李家短,以为这就是文艺作品了。不是!能够影响到一个时代的作品,没有高屋建瓴的东西是不可能的。所以,就要看些书,跟人家交谈。交谈也是一种学习。

我总是希望跟一些研究经济,研究文学、戏剧理论的人聊天。听人家一谈,讲得真是有哲理有道理,而且风趣。处处留心都是学问。通过谈话,回来再琢磨琢磨,不能饭桌上一侃就完。好多问题不像我们看得那么简单。站在历史的长河来看,站在文学的高度来看,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有好多是重复的,走的是S形。有了这个认识就避免了很多盲目性。“思而不学则怠,学而不思则罔”,我们应该听人家谈,自己再思索一下,悟出一点儿自己的东西。我希望有时间多学文化,同时要不断地打磨自己,使自己了解社会各个阶层的生存环境,所以要跟下层的人多结交,理解他们

人们常说文以载道,载什么道?有人会讲故事,但大家觉得仅仅是个故事。有的人讲故事之后却使我悟出个理儿。现在中国的文艺需要让人看完之后能悟出个理儿来,这就难了。为什么有些作品感觉浅?因为文化浅,知识浅,所以从中悟不出大家写的那些深刻的东西。作为一种业余爱好,我学过书法,也混进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我觉得任何一种东西跟表演跟做人都是沟通的,都是一种逐渐的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逐渐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都是贯通的,互相起到一种启发作用。写字的时候会想到表演,表演的时候会想到写字上的规律,讲究布局,讲究立意。“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采辞章句为之兵也。”演戏一样如此。为什么叫功夫在诗外?不在于雕虫小技,演戏演到最后就是演文化深度。当然也不是说大学者就能演戏,表演还有自己规律性的东西,但一般规律性的东西掌握之后,更多的就是为人了。

尤其作为一个男人,经历坎坷是一笔财富。一辈子没有故事是一种遗憾,太平淡了。我有难的时候,难的时候确实难,因为你身临其境,绝对是难的,但是最难的时候你挺过来了,将来就是你的财富,几十年过去再谈起难的那段,觉得是一个荣耀:我那个时候都过来了,现在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呢。那我比别人还更多一些磨难,各种各样的,还有家庭的,但是挺过来回头一看,你那个时候别人有吗?没有,只有你能够理解这个东西,因为你经历了,是不是财富?尤其对演员来说,这个财富别人找不着,到哪儿去体验,我有过这种生活,我知道人世间的好多冷暖,这是别人没有的。等我老了想写点回忆录时,这是不是故事?你经历的时候唉声叹气、憋气,这反倒有好处,对我有压力,但同时也就有动力,我要努力,否则的话,永远抬不起头来,最后我经过努力,站起来了,我就比你高。因为你没有那个时候,缺那个时候。人生多有几个这个时候,他上来就不会感到轻飘飘,否则就感到太容易了。

人啊,这一辈子很怪的。有的早期特别红火,到老了很尴尬;有的早期平淡,到老了红火。老天爷不会永远让你红火,也不会永远让你倒霉,你要把它挺过来,人家叫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我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有这种长时间的心理准备,就不会被一时的事情压倒,还是以前的那个话,我一直在说:别人永远不会把你打倒,只要你自己不把自己打倒。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只要有这个心态,没有平衡不了的事情。当然,碰到具体问题,总还是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是我想,经历过几次大事之后,心里就比较坦然了。

最早我跟我父亲唯一的分歧就是我要干演员,我提出了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就是表演是创作一天不创作,你的艺术生命就完结了,所以必须不断地创作有没有这个动力、恒心?失败,舆论嘲骂,栽跟头摔跤,爬起来再走,人家说什么不管,只往前走。我父亲讲的一句话对我影响很大,他说:好吧,既然你做这事情,我希望你就把它做好。

从我开始进入影视界,得奖不得奖,多少恩怨是非,过来之后反倒觉得很淡,给我这个奖,我不会受宠若惊。为什么叫受宠不惊?它必定有前面的铺垫、积累,才能受宠不惊。按正常人来说受宠都是惊,所谓受宠不惊,就是你有过这些经历之后,比较坦荡地接受这些现实。毕竟我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如果刚出道就得了一个大奖,肯定就砸晕了,紧接着就没好事了,自己的心态就不准了,别人对你的看法也不准了。少年得志没好处。有好多刚开始就得奖,那不是个好事,他会觉得太容易,一容易就坏了,就开始玩了,玩潇洒玩艺术,玩到最后把自己的青春玩丢了

影视圈是名利场。由于它是个名利场,这里就有很多甘苦。有一夜之间成名的,有一夜之间衰落的。今天说你好,明天说你不好,观众的口味永远在变化,不可能就一个味儿。你只要稍微一不努力了,别人一起来,后浪推前浪,大家就把你遗忘了,有人就经不住这个寂寞。人活着就为得奖吗?里程碑只是一站何必在一地之下争一时长短这就是“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乃觉海波平”。也不是说我就多么豁达,也有一瞬间的心里不痛快,但毕竟是过去了,再强调它也是过去了,你就往前走。

小时候我父亲逼着我背唐诗宋词,我现在觉得还是有一点用处的,包括写字时至少能拿出句子来,这都是逐渐积累的结果。日本人都拿文天祥的《正气歌》当教科书,可有些中国人早忘了。“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这是民族气节。现在中国缺乏一种正气。中国的道德传统,中国的文化,都是有根源的。不要割断了历史来说这个问题。所有的文化,所有的道德,都有它的传统性,不借鉴,不从古人那儿学东西,你自己就什么都弄不出来为什么对中国传统的东西就那么看不起呢?那个比你现在的深厚得多。白话文发展才多长时间,古文多长时间,有多少人积累的东西。现在的东西太浅薄了,战国时期就诸子百家了,提出的问题是现代人解决不了的问题,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人的思想这么发达。现在物欲横流,回过头来看看怎么控制一下自己吧。以前诸子百家都是讲做人的学说、道理、准则,如果没有这种东西,就会惶惶然。毛泽东为什么看那么多古书,引经据典,他知道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是人生经历的财富。如果不把这个当财富,把什么当财富?钱是财富吗?多看看,多学学,多想想,总是有好处的,比浑浑噩噩活着强。现在物质东西太丰富了之后,人就物化了。实用主义是最要命的,鼠目寸光、实用主义都是既得利益,造成了民族向心力的分散,所以这个时候是呼唤英雄的时候。

演员之间的竞争真正靠的是什么?拼的是文化素质、思想底蕴。就像聚沙成塔,下面沙盘很大,上升就慢点,但你最后一定很高;如果下面是速成的,快餐式的,那怎么也高不了。文化是很广泛的东西,它包括知识,还有对自身、对社会的了解。对演员来说,经历就是财富。没有经历,眼睛里就没这个东西。你经过的,看过的,学过的,写过的,加起来的总和就是你的体验库。就这个意义来说,都在文化范围之内,文化还包括你的政治修养,你对问题的判断、看法。没有灵魂,行尸走肉。我这个人一波三折,这反倒让我感觉到什么事情都很艰难,你要有自知之明,别仰起头来,宁肯低着头走路,走你自己的路,不要更多地去顾忌周围对你的评价。包括我个人生活遇到挫折以后,有人劝我别上街了,上街就戴个大口罩。我说为什么要戴大口罩呢?我就是唐国强嘛,你躲了今天能躲过明天吗?躲了这个躲不了那个。我上街的时候,昂着头,让他明白我存在,我没有倒,除非我自己把我自己打倒,你永远也打不倒。最多你惊讶怀疑,你可以看我是这样,看我是那样,但是我一直能够走下去,证明我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坏,至于我是否像你想象得那么好,这还要靠我自己去做。

一个演员的理解力无限上升,他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对人生的理解在上升,而他的感觉能力在下滑,哪怕人生当中最微妙的东西,他都能感受到,这两者拉开了就是一个演员的张力。好多演员生活经历很丰富,但你要他高他就高不上去,为什么?就是他的理解力没有上去,他的生活层次没有上去。就是给一个姑娘穿上褒曼的衣服,她也未必有贵夫人的样儿,为什么?因为她不具备这个气质。真正看不见摸不着的就是人的气质。

演员自己的东西只能是把握住一种状态之后,你怎么找到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而已。气质的变化实际上是最难的。有人说电影是“感觉的艺术”,有人说是“理解的艺术”,这两者接起来就对了,它是理解和感觉同时的艺术。理解的东西未必能感觉到,感觉到的东西未必能上升到理解,这二者拉开的距离就是一个演员的创作张力。

有人说我有英雄情结,我说为什么不应该有啊。现在都不希望有英雄了,抬头看累了,中国人都低着头,连脊梁都没有了。再不重视自己的文化,虚无主义,没有民族自豪感,那就真成了行尸走肉。最腐败的不是别的,是心灵。心灵腐败了,还谈什么人啊!要想做艺术家,先做人吧。先把人弄明白了,因为你是在演人,做人都没做明白,还演什么人啊!用小市民的东西去衡量岳飞、文天祥,只能浮躁浅薄。演员首先要务虚,没有虚就没有实。演艺圈就是名利场,在名利场如何把握自己这是很关键的,这决定你能不能成大器。我反复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我想当艺术家,肯定要忍受各种寂寞,因为不能去迎合,耍手腕,拉关系,走捷径。可能一时不得烟儿抽,但只要坚持下去,你就存在,他就不存在了。我这一辈子,最大的财富就是我创作的角色好,那么在选择时我会排除很多干扰,然后盯准我选择的每个角色,尽量把他演到位。美国演员亨利·方达,一辈子老是与奖项擦肩而过,但最后奥斯卡给了他终身成就奖。他虽然没有得到某个年度奖,但并不意味着他的水平不到,他一直保持在水平当中。他觉得自己没有得到是一个遗憾,总在努力,总在攀登。有人顺手捞了一个奖,就经商去了,出国去了,这也是一种态度,无可厚非。但你真正想干这个事业,得奖重要不重要?重要,一年一次,谁不希望在介绍演员时前面有一摞获奖的称号。瘦子还需要垫肩呢。但你要有这个本事,不在乎这个。于是之得过什么奖,但他在大家心目中的威望是很高的,为什么?他有一系列形象在那儿积淀着。这些年我演了不少大人物,也不是有意的。过去我年轻,而大人物一般没有那么年轻,总是四五十岁干出一番事业。现在我年龄也到了,基本上个人修养各方面逐渐在靠拢,这时我接触一些历史人物。这有什么好处呢?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是个演员,由于这几年演了几个大人物,好像我就高了,其实我只是站在人家的肩膀上而已,还没有人家脚底下那么深的根基但通过演历史人物,我必然要研究他的历史,研究他这个人,研究他做事的法则,这本身对我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另外,他做出了很大的业绩,情感是很丰富的,我站在他的肩膀上再形成自己的东西,就沾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光。至于得到多少不敢说,但起码我悟出了一些人生真谛,人应该怎样做人。如果演员平常就乌七八糟的,很难去塑造一个理想的人,有道德的人,有情操的人。演员应该扎到生活当中去,什么都感受,因为不可能老演帝王将相。而且生活得越多,越感到生活中有一种滋味,有味道。还是不要老以为自己是个演员。真正的演员像于是之,涉猎古今中外,身上的东西搜罗不尽,而人却非常随和。演员第一要保持童心,没有童心就完了城府太深的演员将缺乏纯真的东西。领袖也有很纯真的时候,比如毛泽东他高兴起来有时候也像个孩子。还要保持心灵的一块净土,搞创作的人千万不要太复杂,搞那种人事关系,要单纯一点,有个恒心。肯定会有困难,甚至会摔跤,但要坚持下来。演员必须善于激动,善于激动激情戏才能出得来,生活当中就把自己隔在八里地以外,这怎么可能演好。真正创作的时候,我特别希望演员能够孤独,哪怕自己多想想,只要去想了,就比没想要好得多。只要用功了,就有所得。所以创作是用功、付出、孤独的时期,绝对是孤独的。往往演员出成绩的时候,是你创作最疲惫的时候。因为你的注意力最集中,把时间超浓缩了。对于演员来说,角色是最大的财富。因为我是在用生命创作,演一年少一年。认识到生命特别珍贵,意识到有限的创作空间,那么你就会努力。只要努力了可能就会有变化,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要变成有意识的行为,而不要变成无意识的行为。如果你努力了,用功了,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不成功,但总会有所得。既然要做演员,那就是一辈子的事。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