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 Floyd :舒适地麻木——墙上的另一块砖_演出现场_平克弗洛伊德_柏林墙

分享到: ? ? ? ? ? ? ?


作为摇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支传奇乐队,创于1965年的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历经主创核心三度变更,但始终在摇滚的黄金年代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平克·弗洛伊德其名取自美国的布鲁斯歌手——平克·安德森(Pink Anderson)和弗洛伊德·康塞尔(Floyd Council)。

虽然深受美国“经典摇滚”的启发和影响,但平克·弗洛伊德在天才巴雷特(Syd Barrett)的带领下,通过先锋的实验探索,以迷幻的艺术形式通过《黎明之门的吹笛者》(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奠定根基,尔后自成一派。

从左到右:理查德·莱特、罗杰·沃特斯、尼克·梅森、席德·巴雷特

你可以将他嵌套进迷幻摇滚、前卫摇滚、艺术摇滚、实验摇滚,但是哪一个派别都无法完全代表平克·弗洛伊德;你很难去定义平克·弗洛伊德,只能尝试去理解他,解读出千人千面的平克·弗洛伊德。

他们拒绝被贴上任何标签,无论是所谓的英国第一个迷幻摇滚乐队,还是前卫乐队,他们拒绝成为一个特定符号,被收纳进某一种流派,他们不拘音乐形式,全然自发地即兴创作。

先锋的平克·弗洛伊德一往无前,无数的乐队紧随其后,或拾其牙慧,或汲取灵感,其启发了不乏同样闪耀的大卫·鲍伊( David Bowie)、U2、皇后乐队(Queen)等等。


乐队的音乐哲学


哪怕放到当今都属于异类的平克·弗洛伊德在横跨从60年代到80年代的近二十年间,在民谣、流行摇滚、硬核摇滚、朋克接连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与主流摇滚保持距离,以一副特立独行的姿态在边界上探索,在实验中进取。

平克·弗洛伊德的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最本质上的当属充满实验性质的大胆革新和多元创作的音乐,但作品的艺术性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本身。

1966年,乐队在倒计时俱乐部(Countdown Club)表演时,就已经尝试运用彩灯和彩色幻灯片投影来制作灯光效果。

在乐队出名后,对视觉表现效果的执着也越来越强烈,如后期的“肉身之旅”巡演(In the Flesh Tour)的大型充气木偶、漂浮的充气猪、绚丽的烟火和巨大的银幕与灯光等强烈视觉冲击的元素直接启发了当代的大型商演。

《Animals》专辑封面


Pink Floyd的持久象征是漂浮的猪

他们的音乐模式别具一格,充满强烈的个人色彩,不同的音效糅合在一起,通过多元的器乐演奏(人声合奏,回声),多声部的配合,重叠反复的增强或削弱的音效营造出了广阔的空间感。他们还常常混入多样的背景音(动物声,生活谈话声,电影,歌曲),这些背景音带来的熟悉感与陌生的旋律交错混合,音符占据大脑,逐渐开始迷失,头重脚轻。

平克·弗洛伊德的音乐不再是一个片段,一个情绪的截取,一个断裂的表达。它超脱了现代音乐4、5分钟时长的情绪表达方式,通过长时长和多元音效的糅合获得古典音乐所具备的宏大、史诗性,仿佛一段简短的历史,一个默片,一小段命运;更长的时长协调多种音效,也包容了更大的主题。

Pink Floyd 巡演现场


Pink Floyd 巡演现场

平克·弗洛伊德的音乐哲学通过两位核心主创得以窥见一斑。奠基人——巴雷特在初期为弗洛伊德指引了方向——空灵到绝望,广阔到迷失方向,通过多样音效的实验性探索带来绝对的沉浸感。

其后核心主创——沃特斯(George Roger Waters)接过旗帜,在存在主义和幻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厌世的悲观底色,同情又冷漠。

本文选择了影响力巨大,知名度也较高的《迷墙》“The Wall”(1979)专辑,希望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去了解平克·弗洛伊德。

《The Wall》专辑封面

迷墙

1978年,乐队为避开高额税收,由Norton Warburg Group (NWG)机构操作进行了高风险投资;资金几乎全部亏空,巨大的财政危机下,乐队急需制作一张新的专辑来填补亏空。

关于新专辑,沃特斯拿出两个概念专辑方案,一个是名为《墙上的砖头》“bricks in the wall”的音乐摇滚剧;另一个是关于“婚姻与性”,描述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与狂放不羁、纵情声色的生活方式的对立冲突。

乐队选择了第一个方案,摇滚史上最伟大的专辑之一——《迷墙》(The Wall)至此诞生。

在整个专辑的录制期间,乐队关系陷入低潮,沃特斯和莱特的关系已经破裂,甚至在录制过程中,两人都互相不见面。等到录制结束,莱特也离开了乐队。

左二:后期核心成员 大卫·吉尔摩(David Gilmour)

随后1980-1981的《迷墙》巡回演出,莱特作为邀请嘉宾回到乐队演出,没想到这场巡回演出后,沃特斯直到24年后才再次和三人同台演出(Live 8)。

《迷墙》的巡演虽然大受欢迎,但是沃特斯要求的巨型场地布置和演出让整个巡演在首场演出前就花费150万美元(相当于如今的470万美元)。

Pink Floyd "The Wall" 巡演 1980

整个专辑创作的初期,沃特斯就计划将《迷墙》概念以不同的形式展现,除了专辑本身,盛大视觉效果的演唱会,同时还策划了一个以音乐为主导的音乐电影。

他打算利用这次巡演的素材来剪辑出《迷墙》电影,为此聘请了一个40人的专业团队,为音乐情节和人物制作动画。

然而现场演出的素材并不适合用作电影剪辑;整个巡演除了受聘回来的莱特,乐队亏损超过60万美元(相当于如今的188万美元)。

最终《迷墙》在1982年被改编成电影,沃特斯为电影创作剧本。

《迷墙》电影

乐队对最终的电影成品并不满意,认为电影对于《迷墙》的核心概念的阐释相较于专辑本身和现场演出而言缺乏更多的沉浸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观众反而被抽离出了整个故事。

但整个电影确实做到完全服从于音乐,几乎没有人物对话,尽管制作混乱,但是凭借高度隐喻的意象,混剪的动画片段将压抑,孤立,逃避,强权压迫等意象完整地展现出来,获得普遍好评,受到热烈追捧。

沃特斯创作了专辑中的大多数歌曲,《迷墙》也被普遍认为是他半自传形式的专辑。专辑的成功也是乐队的消亡,制作过程中,沃特斯要求完全的创作控制,导致乐队成员与他的矛盾激化。

《迷墙》以摇滚歌剧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名为平克(Pink)的摇滚歌手的一生,生于二战末,经受了战争最后的阵痛,在襁褓中就失去了父亲,在家庭、教育、婚姻不断受挫,每一次受到的伤害都变成内心高墙的另一块砖头,高高垒起直至高墙封闭。

之后在一场充满戏剧性的心理审判中,内心的高墙被拆下,随后平克的故事以一条与他一生一样神秘而又循环的信息结尾 。

通过对战争,创伤,自我厌恶,疏远,孤独,抑郁,麻木系列主题的阐释,此概念专辑获得了空前的影响力。无论是将其视为描述了一场最终徒劳无益的挣扎的厌世悲观之作,还是被视为充满隐喻性死亡和重生的希望之路,《迷墙》无疑是一个音乐上的里程碑。

《迷墙》不仅是一部个人自传,更是以沃特斯自身和他的好友,他唯一跟随的天才——巴雷特为底本,综合战后西方社会的种种乱相和黑暗面,提炼创造出了“平克”这一人物。

“平克”的封闭和压抑就好似巴雷特,电影中“平克”对身边的人的呼唤没有回应,沉浸在自己的情绪和世界里,整个意识好像去往另一个时空,这一刻画像极了孤独的巴雷特,哪怕亲密如沃特斯也未曾理解过他。

1967年的美国巡演,沃特斯看着巴雷特一点一点陷入自己的深渊,逐渐和世界脱钩逐渐和世界脱钩,拒绝演出,拒绝与他人沟通。在启程回英国之前,巴雷特在酒店穿着衣服坠入泳池里 ,然后丢下湿衣服,离开洛杉矶,离开乐队。

8年后,早已离开的巴雷特,剃光自己的头发和眉毛,悄无声息的坐在录音室后排听完了写给他的《shine on your crazy diamond》。

这些难以磨灭的记忆被沃特斯挪用进《迷墙》电影里,平克也多次坠入泳池里,浮在水面上;在深陷抑郁时也将自己割得鲜血淋漓,剃光了头发和眉毛。

在《迷墙》的创作时期,沃特斯越来越能感受到巴雷特的绝望和压抑,在之前肉身之旅(In The Flesh)巡演中,乐队已然是如日中天,他却深深地感受到与观众的疏远,他悲哀地意识到:

沃特斯开始在演出过程中跟观众对骂,甚至唾弃观众,和乐队成员争吵,独自前去演出。沃特斯感觉到他和他人的高墙在开始建立,开始看到墙内的巴雷特。

以两人为底本,平克诞生了;有着跟沃特斯类似的生平,巴雷特一般的封闭,镌刻着两人深深的印记。


《迷墙》这张专辑就像一出完整的音乐剧或是一部连贯的电影,最好按顺序从头到尾完整地听下来。《迷墙》是一首长达81分的摇滚歌剧,根据情节起伏和情绪变化被分割成26首章节,通过完全的沉浸才能了解整个《迷墙》的内核,“平克”的一生。

《迷墙》的完整性不仅局限于歌曲的对应和变化的承接,还在细节处充满铺垫。整张专辑充满宿命感的轮回旋转。当你按下播放键,伴随一个男人说:....我们进来的地方?("...we came in?")专辑开始了,在专辑的最后一个音符隐去时,一个男人说到:“这不是......” ("Isn't this where...")。

平克·弗洛伊德循环往复的宿命感不仅仅是体现在音乐的旋律上,整个专辑的创作理念无处不在应和这一轮回往复,循环不尽的宏大感。

《迷墙》故事

电影中的音乐顺序与专辑略有不同











柏林《迷墙》

1989年11月,柏林墙刚刚被推倒。8个月后,在沃特斯的主导下,于墙塌处举行了一次《迷墙》现场演出。

演出依然是平克弗洛伊德举世闻名的超级现场,超大探照灯,巨型银幕,巨型充气玩偶、大型起吊机只是标配;直升机,救护车,军车,加长林肯直接开进演出场地。

The Wall 柏林现场 1990


The Wall 柏林现场 1990

在演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们马不停蹄地在乐队和观众间垒起高墙,甚至还搭建了一个小房间来展现电影中“平克”在房间里的场景。

(墙高10米,宽80米,由450块砖组成,每块重约11公斤)

柏林的《迷墙》虽然除了沃特斯再没有其他乐队成员参加,但邀请了许多嘉宾,平克弗洛伊德的录音棚乐队、备用吉他手,甚至请来一整个交响乐弦乐团伴奏。在柏林墙前,在这一充满象征意义的时刻和地点演出的《迷墙》吸引了超过35万人观看。

The Wall 柏林现场 1990


演出现场的观众戴着电影中的粉色面具 1990

回溯到1945年,二战结束。本以为终于等到和平的人们在第二年迎来了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紧接着是1947年美国的“杜鲁门主义”。此后,东西方经历了长达44年的冷战。身处对抗前线的柏林在1961年建起象征分裂和对抗的柏林墙,冷战至此一发不可收拾,东西方两大强权开启军备竞赛,在核战争的阴影笼罩下,人们战战兢兢。

在柏林墙倒塌的废墟前,《迷墙》代表的反战、反强权有了更深刻的现实意义。随着舞台上巨大墙幕的垮塌,随着柏林几十万歌迷的尖叫宣泄,乐队成员们在垮塌的墙后,高唱“the tide is turning”。东西方的霸权之争终于落下帷幕,这场冷战本身就是一场无意义的滑稽戏。

The Wall 柏林现场 1990


The Wall 柏林现场 1990

这不是...我们进来的地方吗?

嘿,平克,演出必须要继续!

END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更多内容请关注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