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争议,瑜不掩瑕——从剧作角度分析《八佰》_士兵突击_淞沪会战_日本鬼子

分享到: ? ? ? ? ? ? ?

了解网络热点的人可能知道《八佰》是有争议的,在它上映初期,有很多视频作者、文章作者就电影的制作背景以及导演个人作风对《八佰》进行了批评,并且呼吁观众不要观影。争议的声音太大,反而掩盖了它作为电影本身去讨论的声音,以至于观看《八佰》这一行为都成了被声讨的宗罪。

作为上海人,电影初期着重宣传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就吸引了我,因此我还是选择了影院观影。经过审查之后的删减,电影最后的成片修改的表面上看不出许多人声讨时说的导演私货。然而观影结束后,我还是想说,就算抛开所有争议,这部电影依旧是瑜不掩瑕。电影有优点:大场面,重特效,但稀碎的剧情深度和人物塑造使得影片一到关键部分就让我这样的观众倒吸一口凉气。

电影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的前后里外发生的种种故事。

观点:电影的视听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不足以遮暇。成熟的镜头语言和具有浪漫色彩的意象符号让我感到电影是有诚意的,但群像人物的多余,一些情节没有交代的后文和临近结尾各人物路线的崩塌又让我感觉电影的仓促和未完成感。单从剧作的角度我完全没有办法打高分。

小谈一下优点,镜头语言在水准之上。给我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是一个远景镜头:前几秒英法租界内歌舞生平,然后慢慢摇镜头转向苏州河北岸,战争的废墟一望无际。上流城市生活和一线残酷战场一河之隔,距离感一下子就被消解了,观众立刻便理解这就是观众席和舞台/银幕。还有半夜的日军偷袭中,仓库中的两军在画面一左一右火拼,一声“亮灯”,远处的背景里齐刷刷的灯就亮起了,极具仪式感,仿佛就是一场秀。

作为符号起象征意义的场景也让人惊喜,白马和通灵性的两个国军小孩、日军军官的黑马、李晨腰间的皮影戏人偶、小湖北幻想的一骑当千的赵子龙都为血肉横飞的战争增添了几抹浪漫的色彩和遐想空间。

好了,到“但是”环节了。电影到了中段——守旗情节结束之前都属于各方面在线,而一个突如其来的倒叙突然插入进电影之后,各线都崩塌了。

叙事情节,人物塑造统统下线,无一幸免。情节烈度急转直下,所以各个塑造的角色也突然像软脚虾一样立不起来了。

例如张译饰演的老算盘这个角色。张译演过许多战争片儿,孟烦了、何莫修,《红海行动》的队长杨锐,把《士兵突击》里的史今班长也算上吧,他饰演的角色都让我太有好感了,甚至可以说我愿意购票观看《八佰》就是来因为张译。那本片的老算盘呢?我始终喜欢不起来。而厌恶的原因就是此人作为主要塑造的人物之一由始至终都没有人物弧光,任何激励事件都没有对这个角色产生作用,因此综合看下这个人物可有可无。他作为一个旧社会的会计可以胆小如鼠、贪生怕死,但是在仓库中和战士们相处许久,却始终没有跨过自己的沟壑,反而掉入其中如愿成为一个逃兵。那些属于群像角色的路人配角,都产生了人物弧光,作为主要角色之一的他至始至终都是个瓜怂。这是除了日本鬼子以外唯一一个花大笔墨塑造的负面角色,他的存在就是为了存在而存在。

前面提到了路人角色,我且认为有些路人是多余的,完全可以删除。强行进入仓库送死的学生、只要有镜头就是在装腔作势的赌场女老板,还有就露了一脸完全不知道干了啥的某位姚女士,我认为这些角色并没有组成影片引以为豪的所谓的精彩的群像表演,他们的加入太刻意了,反而是毫无意义的累赘,他们出现的镜头一没有推动情节发展,二没有为观众带来新的视角,角色的行为动机成迷,唯有给观众添堵,是电影故意拼凑的产物。

我最不能接受的崩塌其实是和观众一起进入故事的角色的崩塌——老葫芦,端午,小湖北。严格地说前两位没有崩。这仨人最基本的特点:老,青,少。他们发生了什么呢?老葫芦在剧情推进到四行仓库不久便被鬼子杀害,端午则是从逃避到抗争到牺牲,并且可以说,他的牺牲安排在护旗的情节十分打动人。至此三人只剩下了少年一个人还幸存,观影时我结合人物特点以及相关情节做出了推测,最符合发展的情节应该是小湖北跟随队伍撤退存活下来吧。

我预测的依据是 在剧情中和小湖北同伴并照顾他的七月哥有和马通灵性,七月哥死后小湖北继承了他的通灵性,在战争的空隙召唤了白马和它相偎。在炮火中生存的白马作为贯穿全篇的意象,显然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它可以说代表了生命力,希望,自由甚至是民族的崛起,而白马与小湖北的相依,这一场景发出的信号表明他们就算不是一体的,也是互通的。再者,电影里最直白的体现是:谢团长在撤退前和小湖北的对话中对角色明示了小湖北作为少年必须活下去,活着才能见证中国未来的样子。

而电影对这个角色的处理是怎样的呢?他跟着一个由主角们临时组建的敢死队送死去了。看到这一幕的我目瞪口呆。小湖北和白马的互动以及其他的诸多伏笔立刻变得破碎不堪。小湖北是能够使观众产生强烈共情的极佳角色,观众会对战争中被迫拿起枪的少年产生强烈同情,同时小湖北是从影片开始就和观众一起进入这场战争的角色,观众很容易对其产生情感寄托,并且寄希望于他生命能够延续。

我不反对角色的死亡处理,但是一个正面角色的死亡必然是一个消极处理,必须由消极的伏笔使得观众逐渐接受。但纵观全篇电影,对小湖北的情节伏笔全都是上升的、积极的、乐观的,让观众误以为这个角色会有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起码生存下来是底线,然而他拿起枪随着敢死队走了出去,消失在了炮火之中,太过于猝不及防。

再来说说由主角们组成的敢死队,他们冲进了日本鬼子的地盘,结局也没有用画面明示,只有撤退当场的国军听见了远处的枪响便草草结束了这几个人的命运。死亡还是生死未卜,已经和观众没有任何关系了。结局只留给了国军,于是此刻的观众突然发现,这只撤退的队伍里,除了谢晋元,我们没有办法把情感带入进任何一名国军士兵。我们好像并没那么在乎有多少士兵能够撤入租界,因为能够和观众共情的角色基本死完了。

恐怕是编剧都不知道该如何结尾,于是谢晋元在桥中央中了弹发起了呆…战地记者原本到了安全区却折返去取掉落的血书而非含有包括羊拐在内的各位士兵影像的摄像机…租界内的民众冲破围栏堵住了国军撤退的通道…影片在极度唯美的手部特写中结束,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结局,试图使观众遐想。但是真实的历史是有结局的。开放式结局不可能影响真实的历史。所以电影为什么不一五一十交代角色的后续?国军成功撤退入租界,就算是更详实的历史后续也可以通过字幕文字向观众展现。但是电影却就这样仓促的结束了,因为故事中的大篇幅描写的主要角色们全都没有后文,全都消失在了夜色和炮火中,观众就只能在匪夷所思中结束观影,不明不白。

综上,太多角色的行为动机到了后期都过于诡异。在观影的前段,我时常觉得这些角色的出现会是大量的伏笔,并且由于良好的视听语言使我自然而然认为这些铺垫到了影片后段会有很好的回收,使得主题深化。然而到了高潮环节,大多数处理都令人费解,他不是破罐子破摔,他明明只用回收前文留下的伏笔,就能够给观众一个交代。剧情雪崩式的溃败导致了人物塑造一同崩溃,就如同突然出现的敢死队一样送死去了。

而如此魔幻的剧情处理,又不禁让我联想到,这是否就是源于荧幕外的那些争议的问题?声讨者所说的历史虚无主义是否真就被电影所验证?《八佰》经过重重的审查最终得以上映,然而前后矛盾的剧情使得剧情修改的痕迹似乎过于明显。是因为审查导致了影片前后不一剧情崩坏吗?那么未经审查的原片又是怎样?

想到这些使我不寒而栗。因为我明白要更深入地讨论背后的原因就无法单从电影本身出发了,这也导致这部电影也会始终伴随着争议,我本只想客观中立地探讨这部影片的好坏,但探讨到最后,恐怕我也无法继续毫无立场地表达观点了。

白马从仓库的废墟里站了起来意气风发,但是能够驾驭的赵子龙们已经不知所踪,而在未来能够见证大好河山的阿斗也选择了自取灭亡。观众们望着这一切,妄图告诉自己,这只是电影。

但电影又不能只是电影。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