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觉醒年代》观后感_蔡元培_学习区_小事化了

分享到: ? ? ? ? ? ? ?

《觉醒年代》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冷静。

为了看五四运动和一大的名场面的人是会失望的,因为这部片子里五四运动只有一个介绍性的短片,而一大干脆一个正面镜头都没有。这大概是因为这两个名场面建党90周年的《建党伟业》已经有了。这片子也没有国际歌名场面,这大概是因为编剧龙平平的另一部作品《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也已经有了。而且7·1的时候还有其他贺礼影片,现在把名场面拍了到时候就热血不起来了。

但是,这样的解释是有问题的,谁不希望自己在一百周年纪念上拍出最精彩的名场面呢?教员出场和鲁迅出场都有那样精心的安排,五四运动和一大是不应该没有的。而且五四大场面其实已经拍出来了,群众演员是齐的,场地是有的,换一种方式剪辑就能像《建党伟业》那样壮观了,所以经费问题也是不能解释这种情况的。

我认为,《觉醒年代》不拍这些名场面,是希望观众不要把这段历史娱乐化。

直到《觉醒年代》出来,我才意识到之前的那几部电影是怎样的娱乐化。大场面的背后是娱乐至死的虚无和凑热闹的浮躁。《觉醒年代》把重心放在学术讨论上,放在思想讨论上,很多很多的戏份都是一场场辩论、辩论、辩论。而且这种辩论是其他地方很少见的,像林纾、黄侃、刘师培,这在之前的影视作品中几乎就没有出现过。不止是守旧派,胡适在《建党伟业》中就是一个正面的大帅哥形象,有关他的思想根本没有涉及。还有陈延年、陈乔年前期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还有工读互助社,之前的电影都没有提及。所以,《觉醒年代》中的思辩在大众影视中是空前的。

这部作品我觉得塑造得最有意思的人物有二,一是辜鸿铭,一是胡适。像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这样的在这部作品中很有特色的人物,因为是知名正面形象,大家注意力主要在他们身上,所以对他们的思考也会多,我就没必要说了。下面先看看辜鸿铭。

辜鸿铭最经典的名场面有二,一是“我的辫子在头上你们的辫子在心里”,一是“中国只有我和蔡元培两个好人”。至于他的那篇《中国人的精神》,我才疏学浅,从来没有听说过。而《觉醒年代》中这篇文章的演讲是辜鸿铭的高光时刻,可以看出在这部片子中编剧对辜鸿铭是褒大于贬的。我本来想说明贬实褒,但是想想其实这部剧里面根本就没有贬嘛,唯一的贬大概就是他参加张勋复辟了。这里的处理很有趣,采取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手法,蔡元培说这件事没有证据,其他人就不怎么管了。看得出来编剧不想纠结这个问题,但是又要尊重史实,所以拍了他出现在张勋复辟现场的镜头。这件事后面辜鸿铭就都是很正面的形象了,很可爱一老头。黄侃、刘师培也是有一股傲娇气。本来到这里复古派三巨头就已经变成了灰太狼式的“伪反派”了,和新文化的斗争也已经趋于娱乐化、平淡化了,结果陈独秀和陈延年来了个经典对话。

本片中陈独秀多次强调自己不反孔子只是反被利用的儒教纲常,重复次数之多,明显可以看出编剧是有意为之,是在对今天的人说这句话。而在与陈延年对话时,他甚至说出了未来有一天复古派可能会被很多人认可这样的话,此话我觉得不像是在泛指历史的变迁,而是具体地在谈复古派有可能再次抬头。而且复古派将不是作为反动派抬头的,而是会作为一股先进的力量抬头。这有可能吗?难道在未来,会有人再次把皇帝捧出来吗?

(这里有一段删节,是一些我个人的暴论)

下面谈胡适。

胡适应该说是这部剧最有意思的人了,大概是演员比较奇特的缘故。我觉得演员演出的这个效果是编剧导演故意安排的,正如剧中李大钊说的:陈独秀就像一间屋子,门上贴着“内有武器”,然后大门敞开,里面的武器非常锐利,十分吓人,但至少你看得一清二楚;而胡适也像一间屋子,门上贴着“里面没有武器”,但大门紧闭。也许里面真的没有武器,但是李大钊说,像他这种人,总是会怀疑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东西。

我觉得这种感觉就是编剧对胡适的感觉,他始终在表达这种感觉,通过大量剧情去让观众明白这种感觉。我觉得我get到了编剧的点。胡适不是那种阴谋家,编剧其实倾向于胡适的那间屋子真的没有武器,但是别人总会怀疑他有什么阴谋,编剧自己其实到最后也还是怀疑的态度。如今我们对美国印象很不好,而胡适一直在说要走美国道路,这就会引起反感。但是大结局胡适说得好:他在美国待了七年,而陈独秀和李大钊从来没有去过俄国,他们凭什么相信俄国道路呢?编剧也不明白胡适为什么那么相信美国道路,但是他在尽量让我们理解胡适也是为了中国好的。不管现实怎么样,剧中的胡适是真的为了国家好,他是真的从他的角度相信美国道路。那么我们看剧就并不是要去辩论胡适到底是好是坏,而是要提高我们的思辩能力。

美国能成为很多人的理想国,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其实我们很难体会什么叫“新大陆”,我们是一个大陆国家,那种漂洋过海看见一片新的土地的感觉我们体会不到,但是我们知道“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初的美国对于欧洲人及其他地方的人来说实在是一个神秘美好的理想乡,尤其是一战二战它如机械降神一般从天而降的那种感觉。那个年代的人对美国没有好感,那才叫奇了怪了。那个年代,美国的民主,美国的分权制衡,美国的方方面面,对于对自己本土失望的人来说,都是绝对理想美好的。一个理想乡要褪去其外衣是要经过漫长过程的,今天再有人说美国道路,我会觉得这个人动机不纯。但是那个年代信美国道路其实真的没有毛病。

而且剧中还表现了胡适对《新青年》的一种病态的爱。他是为了学术而不是为了zz来加入新文化运动的,“学术”对于还没有进入大学的网友或者大学完全没感受到学术氛围的网友来说,大概是一个很贵族、傲慢的词。当然了我自己也不学术,现在也是个颓废青年,但是中学时代我是感受过学术的美好的,以及那个时候的贴吧与本站学习区的那种美好,那种学术真的是令人想要抛弃一切世俗的东西。我自己也很讨厌zz化,所以我是比较能理解剧中胡适对《新青年》的病态的爱的,一个自由的学术刊物变成党派的机关刊物,谁都受不了。

很多人看了这部剧想骂胡适,那么历史上胡适做出反动的行动也就不奇怪了。人家本来只是喜欢学术而已,你非要骂他,那他干嘛为了你奋斗呢?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讨厌胡适,想骂他,想打他,然后你再想想如果你被这样骂,这样打,你是什么心情。然后这时有人要领你去一个美好的国度,你是去那个美好的国度还是留下来继续被打被骂呢?

所以说这部剧很好的一点就是,它真的像剧中的蔡元培那样做到了思想自由。编剧倾向于陈独秀、李大钊这边,并且多多少少嘲讽贬低了辜鸿铭、胡适等人,但是在摆明立场的情况下,他在尽量让读者去多思考。编剧有这个自信,观众在多思考以后,会像剧中陈独秀、李大钊、教员、陈延年那样,最终投入社的怀抱。所以说这部剧最大的价值就是在今天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建D百周年纪念剧中,不是简单的宣传和教化,而是让观众多思考。

曾经的我一直觉得,世界上会存在一个至高的东西,一切的思想的争辩最终都会归于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只要被找到,那么其他的一切就都是错的,而它是绝对正确的。人类思考的目标就是找到那个东西。很明显现阶段那个东西还没有出现,否则现在就没有争端了。我们不能觉得那个东西是僵化的,是没有活力的。如果一个东西是绝对正确的,那肯定就是要加入它,在绝对正确面前,一切自由当然是错误的了。

但是很明显那个东西根本没有出现,所以我一直的表现就是叛逆,无论对方说什么,我都要找到反面去抨击他,这也就是所谓“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但是在今天这个网络环境下,这种苏格拉底助产术不仅对对方没有用,对自己也是一种制造烦恼。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明明网络已经拉近了人和人的距离,但是心灵的距离却还是那么遥远。人们宁愿相信网络那边的人能顺着网线伤害自己,也不愿意相信对方是启发自己。十年前网络上硬核知识还有很多,今天已经被大量无脑的东西冲淡了。

于是我们不得不卑微地发现,知识依然是少数人的东西。

大量知识已经出现在了网络上,但是更大量的无用的东西把它们冲进了虚无的海洋,这属实是一种悲哀。

读书越多,我越来越可悲地发现,我们大部分人可以说还没有进入现代,甚至还没有进入近代。包括我自己,我自己进入近代了吗?也没有。我自己是更希望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绝对正确的皇帝出现的,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它可能不存在。如果它不存在,我该何去何从,全人类该何去何从呢?

更悲哀的是,许多人一边抨击着别人向皇帝下跪,一边自己向更可恶的恶魔下跪了。他们在名为“自由”的强权之下,以抨击为乐。以前我觉得这些人不会真的存在吧,只是好玩吧。但是现在发现,即使这些人是好玩,他们觉得好玩这本身不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吗?

多少人变成了乐子人,多少人悲哀地沉默了呢?劣币驱逐良币,多少人把舆论高地让给了别人呢?这里不是说让给敌人,敌人永远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俗人”。敌人挥舞着刀子来抢劫,把他赶走便是。而如果是最亲最爱的人,天天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送给别人,那真的是一件十分十分痛苦的事。简单地认为把这个家人赶走的人,只是对家庭没有归属感的人。这里就不多谈了。总之,舆论高地被“俗人”占领,这事就很令人,至少是很令我脑袋疼。

舆论高地被“俗人”占领了。真正的智者自然是不屑于与他们争辩,真正的强人自然是不会被他们影响,但是我们真的要看着促进人类交流的圣地变成垃圾场吗?网络世界凭什么是垃圾场呢?人为什么一定会制造思想垃圾呢?究竟是谁给的人们借口,让人们去倒垃圾,而不是去把垃圾炼化成宝物?

希望《觉醒年代》可以真正让一部分人觉醒。舆论高地要自己掌握,没有那个完满的存在下场的话,就只有靠我自己了。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