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头聊】汉服郭敬明:附庸风雅是一门永不过时的生意_香榭丽舍_巴黎铁塔_郭敬明

分享到: ? ? ? ? ? ? ?

风雅的口味可能会过时,

但附庸风雅是一门永不过时的生意。

中学时代,我班里的人都很喜欢郭敬明,随时都拿着一本郭家文选在窗边静静滴看着。

因为大家老觉得我是个文艺人儿,这帮人总以为我也爱看,想跟我讨论,我说我没看过。

一位女同学强行给我安利了一次,我耐着性子看完了一本《悲伤逆流成河》。

就这?就这?啥破玩意!

我不是不喜欢装逼文学,但是这个装逼装得也太菜了!人物刻画不够突出,内心矛盾写得浅薄无比,对人性的思考更是支离破碎。

真的,装逼文学我首推古龙,没看过古龙别和我谈装逼文学,人活在世上,就要喝最烈的酒,迷最美的人,装最牛的逼。这才算潇潇洒洒活过一场。

但是我的说辞并没有打动那些文艺青年,因为那时候武侠小说早就过时了,而郭敬明带来的那种纸醉金迷的感觉非常的fashion。

甚至写语文作业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在古典名著一栏填上郭敬明的书名。(扶额)

马的他们真的喜欢文学吗?懂文学吗?

有一位重度郭敬明粉丝脱敏后跟我有过短暂的友谊,她说她非常喜欢欧美文化,喜欢欧美电影。我安利了一部《夜访吸血鬼》她非常喜欢,于是叫我继续安利,我给她安利了一部我最喜欢的《肖申克的救赎》。

她皱眉看完,说这电影挺好的,但是肖申克到底是哪一个啊?

我他妈………


又后来她去欧洲留学的时候去了巴黎铁塔旅行,回来跟我炫耀她的“洋气”,我说那你香榭丽舍大街去了吗?她问我是不是某个蛋糕店的牌子?

我他妈…………

自那以后我算是明白了郭敬明的厉害之处,大部分人尤其是很多青少年其实连最起码的文化欣赏门槛都跨越不了,但是他们又处于一个非常虚荣的年纪,他们有着非常强烈附庸风雅的欲望,一种看似高雅的爱好可以最快地提升自己的逼格。

因此郭敬明那矫揉造作的遣词造句对他们来说如天降甘霖,他们看得是文学吗?他们看得是逼格。

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永远都是七宗罪,傲慢绝对是文化艺术界最强大的发动机。

欣赏文化或者艺术的门槛其实是相当高的,我在写了舞蹈水平的帖子后,很多人都想反驳我,但是撇开他们那稀碎的文字表达能力,大多数人都是尝试在技术层面去分析,越是越表达越苍白无力。

文化、审美不是一门技术,而更接近于一种感知与体验。

一位很有水平的知友@贝加尔湖冷空气跟我说这就是占用美术课的恶果啊,但是我仔细想了一下,当年语文课没被占用啊!这不还是把郭敬明当成文学大师啊,这跟占不占用没关系啊!

于是在中国,这门生意真的是门槛好低好低。

只要嗅觉敏锐,小脑袋瓜聪明,这门生意就做成了啊!

今天又有知友问我,那么中国的汉服作为文化象征的代表,难道不应该奋力去宣传吗?

很遗憾,汉服已经错过了能成为文化象征代表的最佳窗口期了。

第一个窗口期,民国时期1929-1950,中山装作为一种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法定服装兴起,是由民族主义兴起的浪潮下推动的。


第二个窗口期,中国加入APEC,中国第一次与世界交流,领导人以新唐装的形象引领了民族服饰常服的浪潮。


第三个窗口期,中国人的婚嫁礼服较为空白,《橘子红了》的秀禾的走红,剧中女主角秀禾所穿服装被一些人称为“秀禾服”开始在婚嫁礼服中作为中式礼服流行至今。


每次窗口期都有着它独特的历史原因。

汉服同志,在他最应该出场的时候都缺席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汉服现在虽然还有宣传文化的作用,但更多的成分还是一种爱好、兴趣和典籍。

且在一些人眼里是一门极好的生意。


风雅的口味可能会过时,

但附庸风雅是一门永不过时的生意。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