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母女二人的超时空对话_张小斐_春节档_老年生活

分享到: ? ? ? ? ? ? ?

3月,随着以《哥斯拉大战金刚》为首的开年首批进口大片登陆院线,激烈的2021年春节档即将要画上句号。然而在这场上百亿级别的商业盛宴中,有这么一部豆瓣评分8.1的电影成功杀出重围,豪斩50多亿票房位列中国内地影史第二,成为今年春节档票房口碑双冠军,这就是贾玲导演的处女作《你好,李焕英》。目前,贾玲依靠这部作品蝉联全球影史票房最高女导演,谁能想到如此殊荣会被非科班出身的贾玲仅凭一部初作摘得,同时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今天这篇文章,将带大家简述今年春节档电影的情况以及详细介绍《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本身及幕后故事。

激烈的票房竞争

21年春节档是十分特殊的一届。受疫情影响,20年春节档撤映,直到国庆档的来临,国内院线才开始慢慢恢复,可即使这样许多人还是忌惮于疫情的不可控因素选择居家。因此,但凡今年春节疫情得到好的控制,必然会出现大规模的报复性消费行为。事实也的确如此,开映仅四日各大票房记录便先后被破,最终总票房约达135亿,对比19年春节档的100来亿 ,足可见这届观众的消费热情。

但春节档向来是一张大赌桌,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来分一杯羹,即使今年春节档票房总额相较往年多出了近20亿,没有竞争力的电影混的反而更差。《李焕英》票房过50亿,《唐探3》紧随其后45亿,而剩下五部电影只有一部勉强超过10亿,最惨的《侍神令》4亿投资,最后甚至连3亿票房都没捞着。

纵观中国内地影史票房top4,《战狼2》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于暑期档,《你好,李焕英》和《流浪地球》上映与春节档,除开这两个档期外还有紧连着中秋档的国庆档,这三个档期是本土电影上映的黄金时段,同期内一般不会有进口电影上映。而春节档是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这是由于春节档的多部影片都扎堆在大年初一同步上映,共同争抢中国内地市场全年最大的一块蛋糕。似《唐探3》、《李焕英》这样竞争力强的选手会吸引全场的目光,而竞争力不足的只能全程陪跑,这些电影若是放在暑期档错峰上映,避其锋芒,兴许还能小赚。

早在春节档开始前,《唐探3》就在疯狂营销、抢占排片,未经上映就已经夺得了7亿的预售票房,首日票房突破10亿创下影史记录,可以说是制霸了春节档的前半场。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18年春节档中,《唐人街探案2》因口碑劣势惜败《红海行动》,今年更是以豆瓣2.5分的巨大差距被《李焕英》反杀。仅在大年初四《李焕英》日票房和排片就开始反超《唐探3》,大年初十《李焕英》总票房超越《唐探3》,速度比《红海行动》快了将近一周。作为后起之秀的《李焕英》更是横扫了后半场的舞台,严重挤压了其余五部影片的生存空间,使得它们只能为了仅剩的大约25亿票房继续在夹缝中厮杀。

《新神榜:哪吒重生》与《哪吒之魔童降世》尴尬撞车,想着早早开启点映提前赚取口碑,可最终也只停留在豆瓣七字头,并未掀起什么风波,票房不到5亿;《刺杀小说家》原本企划打造成今年爆款,却被迫和延期一年的《唐探3》刚正面,最终票房停留在10亿多,甚至不如《唐探3》的首日票房;《熊出没:狂野大陆》依旧是稳扎稳打的小5亿,把低幼市场吃的死死的,但也没什么上升空间。

幕后故事


贾玲能在今年神仙打架的春节档里抢得最大的蛋糕,靠肯定不是她比其余六位导演更大块的体格,而是靠她融入电影的真情实感。很多人不知道,戏中人的故事其实也是戏外人的故事。李焕英,就是贾玲母亲的名字,这是贾玲拍给天国的母亲的电影。

1982年,贾玲出生于湖北襄阳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三线建设的工人。贾玲从小就喜欢文艺表演,父母也很支持她。第一年高考落选,第二年才勉强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而当时的家境只够扶持一个孩子上大学,姐姐贾丹选择打工为妹妹挣学费,甚至为了省钱没有举办婚礼。招生办的电话打到家里,接电话的是李焕英,由于李焕英的襄阳口音太重,招生办误将“戏剧”听成了“喜剧”,于是贾玲就这么去了相声专业。

女性相声演员几乎就是一条死路,可贾玲依旧很努力,不停地跑夜场赚钱,攒着买了一件绿色的皮衣送给母亲。自她出生起李焕英就几乎没再给自己添置过什么东西,总是念叨着‘那件皮衣要是再绿一点就更好看了’。讽刺的是,父母为孩子付出许多,孩子们却连父母的生日、衣服鞋子的尺码都不知道,那件小了一码的皮衣又被寄回北京。然而,还没等到贾玲换合适的尺码,李焕英便外意从车上摔下,正好砸到小脑。闻此噩耗的贾玲连夜赶回家里,在火车上对二十多人下跪,只求借她电话以确认母亲的情况。等贾玲赶到时,母女二人早已阴阳两隔。

为了成名,贾玲十分努力,住在月租400连厕所都没有的出租屋里。她发现同样的动作胖子做的就是比瘦子滑稽好笑,加之压力太大,她的身材逐渐圆润起来。那段日子里,她把自己当小丑供大家取乐,这份努力和隐忍被班主任冯巩看中,于是正式收贾玲为弟子,二人自此从师生转变为师徒。冯巩带着贾玲上春晚后,她终于有了名气,反过来带着张小斐等一众同样窘境的演员演出,成立了大碗娱乐,事业蒸蒸日上。从无名小卒,做到人尽皆知的喜剧演员,这其中的艰辛酸楚可想而知。

苦尽甘来,贾玲赚钱后为姐姐买房买车、补办婚礼,父亲也得以过上富足的老年生活,可只有母亲李焕英从未沾到过她一点光,这份愧疚埋藏于心,困扰了贾玲多年。大碗娱乐成立后,第一部作品便是小品版《你好,李焕英》,也是自那时起,贾玲有了想为母亲拍一部电影的想法,多年后付诸行动,并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在上映前,《李焕英》可以说是最不被看好的春节档电影,跨界导演+搞笑煽情+小品改编几乎把这部电影的格局钉死。首先导演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影片的成色,近些年来的跨界导演就没有几个成功的。导演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哪怕经过专业的学习也很难掌握。加之喜剧会让观众的情绪高涨,提高煽情难度。最要紧的是,小品简易的线性叙事结构以及人物是根本撑不起一部电影的,而改编也不仅仅是加几个角色和段落这么简单。并且小品是舞台演出,观众从始至终是从正面视角观看,而电影的镜头要讲究麻烦的多,这是贾玲小品团队未曾涉及的领域。就成片而言,镜头调度、镜头语言以及叙事能力上还是差强人意。

即使自己有再多的不足,拍摄过程遭遇再多的坎坷,贾玲也从未想过将作品转交专业人士,因为她拍的是自己的母亲李焕英,只能由她来拍,她来演,情感是没有任何人能复制的。虽然导演能力不如人,也没什么大制作以及高超技术,但这部影片蕴含了贾玲最强烈真挚的情感,在剧中她,流的每一滴眼泪都无关演技,显得尤为真实纯粹。好的坏的东西都摆在你面前,没有一丝遮掩,因为真情实感无需修饰。比起视效爆炸、充满噱头的同行们,《李焕英》简直出淤泥而不染,更显得难能可贵。

电影剧情


贾玲饰演的贾晓玲自小就不是个让父母省心的孩子,虽然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儿,但成绩常年垫底,母亲李焕英(刘佳 饰)每次进学校挨批都觉得脸上无光。为了给母亲争口气,贾晓玲伪造了省艺校的录取通知书,李焕英开心地为她办起了升学宴,然而谎言却在升学宴上被揭穿。回家路上,李焕英并没有怪她,反而说自己相信女儿以后肯定会有出息,母女和解。正当她们畅想未来贾晓玲发达后的日子时,一辆卡车急驰而来,直直撞向母女俩。贾晓玲皮糙肉厚并无大碍,李焕英却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贾晓玲懊悔着自己过去十几年没能让母亲开心哪怕一回,如今面临生离死别才觉得悔不当初。就在这时,贾晓玲奇迹地穿越回了自己出生的前一年1981年,从天而降正正好砸中了21岁的李焕英(张小斐 饰)。

在医院里,苏醒的李焕英问贾晓玲是不是自己城里的表妹,因为她和二姑长得一模一样,贾晓玲便顺势认下了这个身份。想着自己难得来一趟,一定要让李焕英高兴,于是帮她抢到了厂里第一台电视,在李焕英的工友们面前嘚瑟了一番。电视中播报着中国女排夺冠的新闻,领导当即决定在员工运动会上举办女排比赛。贾晓玲想起升学宴上母亲的死对头王琴,她不仅嫁入了豪门,还有一个优秀的女儿在好莱坞当导演,月薪八万,与一生贫苦的母亲截然不同。而原先这场排球赛李焕英并未参加,王琴夺冠,并得到了工友们说的“天大的好处”。贾晓玲心想着必须让母亲赶上这大好事,于是帮助李焕英召集队员,顺利参赛。

但到最后,她们还是输了,王琴也为比赛做了不少准备,她的队伍颇有战术,加之李焕英这边状况频发。不过“天大的好事”还是如贾晓玲所愿落在了李焕英头上,原来所谓“天大的好事”就是和厂长的儿子沈光林(沈腾 饰)相亲,当年王琴也正是靠着这个机会飞上枝头,而目前沈光林明显是喜欢李焕英的。贾晓玲开始思考,如果当初李焕英嫁的是沈光林,是不是也可以像王琴那样富足一生,还可以有优秀的子女给她争气,让她省心。于是贾晓玲决定帮母亲改变命运,撮合母亲和沈光林的感情。

贾晓玲先是为二人买了连座的电影票,交给沈光林让他假装偶遇,却忘了八十年代分单双号卖票,导致二人座位相隔甚远。后来又约了二人一起划船,无奈沈光林吃坏了肚子出尽洋相。于是贾晓玲把最后的希望押在了工厂汇演上,帮沈光林编排二人转,引得全场哄笑,众人也对沈光林这个不太靠谱富家公子有所改观。当晚,贾晓玲和李焕英在馆子里喝酒。贾晓玲借着醉意,对李焕英说她们俩下辈子一定要做母女,还说将来李焕英会嫁入豪门,富足一生,还会有一个出息的女儿在好莱坞工作,月薪八万。而李焕英当场反驳了她,说自己未来的女儿只要健康快乐就好,并不在乎她能不能有出息赚大钱。


(接下来的剧情涉及关键剧透,建议没观看过影片的同学先去观影)

第二天一早,贾晓玲醒来,李焕英坐在床边把她的破洞裤缝上了,图案一只小狗很是可爱。见贾晓玲醒了,李焕英激动地告诉她,自己终于下定决心和地下恋三年的男友贾文田(乔杉 饰)领了证。听到这个消息,贾晓玲顿时慌了神,伸手就要去抢结婚证,争抢中将证件撕毁,李焕英哭着对她说:‘我觉得我这一辈子过得很幸福,怎么就不信我呢?’愧疚的贾晓玲跟在李焕英身后,见到了年轻的父亲贾文田。一番交谈下来,贾文田也说只要未来的孩子健康快乐就好,贾晓玲感受到了父母之间的幸福,放下让母亲嫁入豪门的执念,目送着他们离开。

当周遭的一切逐渐变成灰白,贾晓玲知道自己也即将离开这个时代,便去向朋友们告别。李焕英和贾文田处了三年的事儿传开了,沈光林追李焕英一周的事儿也传开了。为了避免尴尬,沈光林决定前往深圳,他的父亲在深圳新办了一家办事处,留了个主任的位置给他。但沈光林拒绝了,他要孤身一人在深圳打下家业,顺便摆脱父亲的光环,而王琴则顶上了沈光林的位置,一切似乎又按原先的轨道运行了起来。

贾晓玲和工友们并排坐着唠嗑,突然谈到了李焕英给贾晓玲缝的裤子,贾晓玲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李焕英是在她出生后才学会的裁缝,现在的她根本不可能缝得这么好。原来,病床上将死的李焕英早就先贾晓玲一步穿越回来,还返老还童变成了年轻的模样。当贾晓玲从天而降时,是她不顾一切喊着‘我宝’冲上去接住她,所谓“表妹”不过是给贾晓玲解围。只有母亲会满足女儿的任性,翘班陪女儿逛街;只有母亲在听到节目是女儿编排的时候,会迫不及待走进会场;只有母亲会把喝醉的女儿背回家,说出‘下辈子还是我当妈’这样的话。只是很多时候,父母的细节都没子女们选择性的忽略了。

恍然大悟的贾晓玲哭着奔向母亲,往日的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影片积攒的情绪也被引向高潮。当贾晓玲赶回家时,李焕英穿着白裙坐在椅子上,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身上,贾晓玲跪在她面前,哭着求她不要走。母女二人相处多日,离别却无比短暂,短到李焕英只留下了一句话,就是希望贾晓玲从今往后都要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最终,贾晓玲回到2001年,李焕英逝世。她带着母亲的遗愿重整旗鼓,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就好像母亲不曾离开过她的身旁。

影片评价

首先来讲影片的情节。穿越回过去见父母的题材并不少见,例如《乘风破浪》、《回到未来》以及《蝴蝶效应》等知名电影。其中绝大多数的剧情主线,要么是撮合父母让自己顺利出生,要么就是从父母的故事中得到鼓励重新面对生活,而这部影片属于后者。像这种烂大街的剧情模式,大部分观众可以把剧情走向从开头猜到结尾,从而大大影响观影体验。但影片却通过巧妙的情节设计克服了这个问题。

起初贾晓玲穿越而来的时候,想尽办法让母亲开心,影片的情感就是很简单俗套的女儿对母亲的爱。当观众以为故事就会以这个模板进行下去时,影片在中期突然更换了主线,贾晓玲觉得自己拖累了母亲,因此想要改变母亲的命运,撮合母亲和富二代结婚。像这种思路在穿越题材中很是少见,为俗套的剧情增添了一丝新颖的感觉,同时也能引起部分观众们的共鸣,如果父母当初生下的不是自己会不会比现在更加幸福呢?于是观众的思维开始跟着贾晓玲走,跟着切实感受到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无奈,却又衷心希望母亲过得幸福,在这种矛盾心理中被压抑情绪,直到片尾李焕英依旧选择老路才有所放松。

然而正当观众的情绪放松,以为影片要就此结束无所防范时,结尾的反转神来一笔,不仅将影片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还让双穿越的设定突如其来打了在观众最柔软的内心。起初大家代入贾晓玲的视角,觉得自己知道很多李焕英所不知道的未来,由此产生了信息差。于是当结尾反转时,才发现前边剧情的不合理之处皆是伏笔,许多细节早已经暴露了李焕英的真实年龄,只是大家都和贾晓玲一样选择性地忽略了父母的关心爱护。你以为你很爱母亲,其实母亲比你想象得更加爱你,从始至终,李焕英都在温柔地默默守护自己和女儿最后的时光。这一刻,前边铺垫的情绪引发了双倍的共情,加之演员极具感染力的表演,很难不叫人泪如雨下。可以说,影片将观众的情绪拿捏得极好,这也是影片成功的一大原因。

从影片的后劲儿中缓和过来,我仔细思考,如果这个双穿越的设定早在开头就向观众们披露,该怎么达道这样的共情效果,答案是没有办法。因此《李焕英》的剧本很是巧妙,虽然受限于贾玲的能力只能拍一个简单直白的故事,但却在情节安排和台词上下足了功夫,达到了许多复杂剧本所达不到的效果,这也是目前国内许多影片所缺失的用心。

说完情节,我们来说说人物,先从配角开始。王琴这个角色在升学宴上初次亮相的时候,是一个臭显摆的贵妇形象,别人口中她是靠老公上位的捞女,贾晓玲甚至一度认为是她抢走了母亲的富贵人生。可当年轻的王琴登场后,观众对这一角色产生了全新的认知。她争强好胜、虚荣心重不错,但她绝不是无用的捞女,相反她很有目的性,会为了自己的目标实施精准努力。排球赛上,她的队伍配合默契,甚至还提前布置了战术。当大家还不知道沈光林拒绝他父亲时,王琴就已经顶上了沈光林的位置,在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她的能力和上进可见一斑。

再说回沈光林,看似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其实一直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从小到大的一切都是父亲安排的。于是看完排球赛,他自主地选择李焕英作为相亲对象,这是他迈出自己步伐的起点。即使情场失意,他也没有就此消沉,反而孤身一人打下家业。看了他们的故事,贾晓玲明白了他人的幸福也不是凭空得来的,她那只要母亲嫁给富二代就会幸福的想法其实大错特错。

小品版的“欧阳柱”这一角色是沈光林的原型,而王琴是电影版的新角色。就像前面说的,小品的人物并不是简单改改或增加就足够支撑起一部电影的,无论是沈光林这一角色的改编,还是王琴这一角色的创作,都很好地推动了故事发展,同时也侧面向观众展示了不少东西,这两个角色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

片中最遗憾的角色应属陈赫所饰演的冷特,我写的剧情中甚至提都没提他。虽然我也听过很多人从各种角度来解读这个角色的“必要性”,但总觉得解释得十分勉强。仔细想想,这个角色最大作用应该是对影片中期做情感补充,使主线转变更为自然。排球赛结束后,冷特的母亲突然病倒,身为古惑仔的他也是从小没让母亲省心,在手术室外他说了‘如果我妈当年生的不是我’这句话,推动了贾晓玲撮合李焕英和沈光林的决心。可影片到了后期,又给他和贾晓玲安排上了感情线,最后又不了了之。依我拙见,这个角色完全可以在中期退场,等到结尾了再出来亮个相就行。

在整部影片中我最喜欢,也认为最难塑造的角色就是慈母李焕英。诚然,张小斐很好的驾驭住了这个角色,影片中的她穿着碎花裙,梳着麻花辫,有着一种我说不出来的气质。凭借这个扎实的角色,张小斐一飞冲天,跻身内娱一线女星的位置。如今的娱乐圈太过浮躁,艺人们都在为了流量疯狂上综艺以求曝光量,又或是炒作营销博眼球,真正静下心来打磨自身实力的少之又少。自张小斐以第一名的成绩从中戏毕业并出道以来,她就在不断地打磨演技,打磨到无戏可拍。她的脸型并不符合娱乐圈的主流审美,也没有资本在背后运营。走投无路时,贾玲向她抛出了橄榄枝,让她走上了更加考验演技的喜剧演员的道路。数年来,贾玲上了不知多少次春晚,都说流水的男演员,铁打的张小斐。大碗娱乐成立后,贾玲第一个签下的就是张小斐,并许诺一定会捧红她。因此,张小斐称贾玲为自己的“贵人”,这对喜剧组合的姐妹情深也是娱乐圈的一段佳话。

小品版的李焕英也是张小斐演的,自从知道贾玲有拍成电影的打算时,她就在为出演电影版李焕英做准备,经常问贾玲李焕英还在世时候的事情,将自己的感情与情绪带入角色,极力还原贾玲心中那个独一无二的“李焕英”。起初,我觉得张小斐演的很老气,明明是一个少女,走路时却总把手背在身后。直到片尾的反转,我才懂得张小斐演绎的高明之处。那份温柔的神态、那双慈爱的眼睛,就好像她的身体里真的住着50岁的灵魂。其实李焕英为贾晓玲做了很多事,逛街时为她穿鞋、喝醉了把她背回家、一大早起来给她缝裤子,还有那句‘我这辈子’,一处处的细节,一场场真挚感人的表演,足以提现剧组上下的用心,即使二刷感动也不减分豪,反而酝酿得更加浓烈。

“李焕英”这一角色真是深得人心。在电影中,贾晓玲为自己没能让她高兴感到愧疚,殊不知,光是贾晓玲一并穿越来到她身边,就是她莫大的高兴;贾晓玲觉得只有好看又出息的女儿才能让她幸福,殊不知,她只要女儿健康快乐便以满足。贾晓玲对她的好她全盘接受,她知道女儿撮合她和沈光林是为了她好,她知道女儿想对她好,所以她觉得自己这辈子过得特别幸福,即是幸福,也是知足。无论重来多少次,她都会选择那条老路,选择生下心爱的女儿。未来的苦她知道,女儿不漂亮不出息她也知道,但她都认了,因为这是她自己选择的人生,虽然忙碌却又极其幸福的一生。李焕英真的被演“活”了,她是广大劳动妇女的缩影,也是贾玲乃至千千万人心中的那个“妈妈”。

最后,想谈谈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相比王琴,李焕英的性格不争,最大的愿望便是女儿健康快乐,像极了许多人的父母:我只要你将来能养活自己,健康快乐就好。这一句不知道戳中了多少人的泪点,尤其对于像贾玲一样在外漂泊的游子们,每年回家父母总是会想尽办法往行李里塞东西,偷偷藏个红包那都是常有的事儿。可当他们生活安定,想回头给父母包一个时,却早已不知道他们在哪儿了。过去的我以为坟墓是给死人用的,如今才知道坟墓是给活人用的。因为我们太想念逝去的亲人,就像毛不易为去世的母亲写歌,而贾玲选择了拍电影,让全国人民都记住她深爱的母亲的名字。在这个提倡“就地过年”的春节中,不知多少游子泪洒当场,我认为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最大的道理就是及时行孝,莫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遗憾。

逝去亲人的未来我们难以预见,往往得到回忆中寻找他们。贾玲出名了,可她最想告诉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因此在电影中穿越成了唯一与母亲对话的方法,这也是本文标题的由来。借由这部作品,贾晓玲问出了多年来戏外难求的疑问,那就是母亲后不后悔生下自己,而李焕英告诉她,自己这一生过得很幸福,也希望女儿能够幸福。就像电影的英文名《Hi,mom》,母女二人的超时空对话跨过了生死的鸿沟,温情了银幕前的观众,也圆了贾玲内心的缺憾。至少在电影里,贾玲重现了年轻李焕英球赛上的英姿,也让李焕英看了一场自己的演出,最后,李焕英穿上了那件精心挑选的绿色皮大衣。希望天堂的李焕英也可以看到这部电影,继续保佑着她深爱的女儿。

这部电影最为打动人的无疑是真诚,就像那句话说的:片中贾玲的每一滴眼泪都无关演技。正是因为流露出的全是真情实感,因此才那么具有感染力。很多时候,导演和编剧们并不是缺乏能力和技巧,仅仅是他们缺乏相关的社会经历,缺少真情实感。其实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的生活编织成一个真实的故事,抛开蹩脚的文字表达也能品尝出字里行间的情感脉络。纵观影史,女性导演的作品少之又少,更何况描述母女情的作品。事实证明,女性视角下的故事于男性视角截然不同,有更多的细腻感情注入,各方面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希望将来国内能有更多以女性视角出发的影片,为电影艺术开辟一块新大陆。

有被感动的,自然也有没被感动到的,对于这群人我们要抱有基本的尊重。共情能力差也好,实在get不到点也罢,毕竟人与人的悲欢不尽相同。这部电影能感动到的往往是“贾晓玲”,而非“王琴的女儿”。如果一个人的家庭幸福,从小到大无论物质还是精神都不匮乏,亲人又都尚且健在,自然难以共情这份情感。但我们也要坚决抵制恶意的攻击,如“消费母亲”及“外貌攻击”等乌合之众,如果贾玲在消费母亲,那么吴京又在消费什么?那么国庆档干脆就不要开了。我相信如果给这些人一笔资金,它们也能拍出一部《你好,郑爽》。

随着影片的热映,贾玲和张小斐也必将迎来她们人生事业的下一阶段,是好是坏,是喜是忧,我们无从得知。不过人不能总沉溺于过去,耿耿于怀也不是天国的母亲想看到的。成也好,败也罢,终究黄土内外。接下来,资本会疯狂绑票贾玲团队,她们也会面对大众更多的批评指点,只希望她们能坚守本心,无论小品还是电影,都能用心投入,脚踏实地。祝好,祝顺,谢大碗娱乐为我们奉上如此精彩的一部电影。

李焕英、贾丹和贾玲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