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好且有一定深度的故事_报案人_骆驼祥子_女员工

分享到: ? ? ? ? ? ? ?

这是一部认真讲故事的电影,没有直接写社会中的大道理,只是简单的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故事:一个爱情与亲情最终都败给生活的故事。电影中每个人的行动都有自己的逻辑,很难判断谁对谁错。丈夫温柔、有耐心,却也懦弱且一味逃避;妻子刁蛮、泼辣,却也能肩抗家庭的重担;婆婆颇有心机和城府,结尾却也能对女人有所体恤。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着合理的原因在推动,但一系列单独拎出来看都可以理解的行为,最终却导致了一个悲惨且出人意料的结局。

那么,这一切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我以为,将之直接归咎于社会还是太武断了。这一切的罪恶的源头,当是一场失败的婚姻。

“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作者并没有解释这样一对三观、性格皆不相符的男女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但也确实不需要为此花费过多的笔墨,因为作品的重心并不在此。热恋中的情侣是冲动的,但不合适的人最终会在冲动中走向坟墓。丈夫的自杀,归根到底是处于妻子强势的态度与丈夫懦弱的心理结合的产物。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致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很明显,妻子便是那朵红玫瑰,她的热情可以吸引人,也可以灼伤人。而那个女员工则是丈夫心中的白月光。得不到的总是好的,丈夫所谓的对女员工的一往情深,一见钟情,说到底不过是见色起意,同时自己在员工面前“主任”的身份带来的成就感弥补了他在家庭中弱势地位的空虚感。他直到死也没有读懂这个白月光的内心。他只是一遍埋怨着生活的不公,一边抛下了所有的责任,将一切丢给了自己不愿为其留下只言片语的妻子。白月光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他最后的一丝留恋,但很可惜,这唯一的一点留恋被妻子撕碎了。于是他选择了彻底地逃避,留下一个烂摊子给自己的媳妇。而妻子,从刚开始不断欺压丈夫的加害者,在丈夫出轨后成为了受害者,而丈夫自杀后儿子与婆婆严重她又再度成为了加害者,终于,在丈夫之后,她也迈入了“中年危机”,挑起重担。

“人生到了下半场,敌人只剩下自己,真正的中年危机是奋斗半生,恍然抬头,拔剑四顾心茫然,不知何处是所依。”

中年是个卖笑的年龄,既要讨得老人的欢心,也要做好儿女的榜样,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中年为了生计、脸面、房子、车子、票子不停周旋。

妻子一生奔波,为家人忙碌,最终却落得一个净身出户,家破人亡的结局。在结尾,无处可去的妻子最终上了流氓哥的面包车。最后戛然而止却又颇有深意的镜头,可以说是电影的点睛之笔。

当然,夸归夸,这部电影仍有几个不足之处。

电影最成功的地方应该是对人物的塑造,通过对言行描写来刻画主人公的内心,在于对兼具优点与缺点的普通人的两面性的表现。但是有两个人物的刻画出现了问题。

其一,是女员工。女员工“那天报案的是你老婆”的话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还对妻子有所愧疚的丈夫彻底崩溃,选择了自杀。而这个女员工,也就是丈夫心中的白月光,从头到尾都是以“恶人”的形象出现的,看上了丈夫“主任”的身份而与其“情投意合”,向丈夫透露报案人的多此一言,对儿子花言巧语的欺骗,电影中的坏事都被她做完了。这一切的动机似乎过于简单,作为一个反应人性的复杂性的电影,给她添上一些类似“经常受到家暴而空虚寂寞”的设定可能会更合理一些。

其二,是儿子。我自认为是很有资格去评判“儿子”这个形象的,因为我的经历可以说和他十分相似,或者说我的经历可能更丰富一些。我本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后来生了变故,父亲进去了,母亲便独自撑起一个家,并承诺等父亲三年。三年后父亲出狱,却大变性情,不断挥霍家中的积蓄,最终也和别的女人搞在了一起,和母亲离婚。母亲净身出户,身无分文,只有我。父亲则是试图创业,却败光了家产,欠了一屁股债,现在带着那个女人跑路了。当时的我自然是不能理解的,我很喜欢妈妈,也很喜欢爸爸,一家人在一起住,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会做不到了?我也曾以为是妈妈逼走了爸爸,也曾对此怨恨过,为此哭泣过,但随着时间流逝,再激烈的情感也会被淡化,懂的越来越多后,也开始体会到母亲的不容易。我至今不知道一个身无分文且没有正式工作的女人,独自在外地,是如何将一个孩子带大的。当初的不理解带来的怨恨,现在早已变成了对母亲的感激。

而剧中,对儿子的刻画过于平面化。你是小孩子的时候,父亲刚死,和母亲有关系,你很悲伤,拿母亲撒气,虽不赞同但可以理解,我甚至能有一些共鸣。但成人后,孩子扔摆着一副脸给生你养你十八年,含辛茹苦把你养到大的母亲,甚至要赶她走,我只能说这是个巨婴。我看不到儿子的成长,婆婆在变,妻子在变,儿子却没有任何改变。作者单纯为了推动剧情而加深了儿子与母亲矛盾,最终使“儿子”这个形象变得有些失败。在以人物描绘为专长的作品中,这是很致命的。

最终,作品通过描绘小人物的遭遇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深度够了,但最终在宽度上有所欠缺。成功于描写生活,却也局限于描写生活。人物的性格极端化,故事夸张化,情节起伏是有了,但这些人物却又缺乏代表性,只能暗含对生活的感悟,却不能对社会、人性等有更深的思考。丈夫和妻子的境遇或许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代中年人的处境,但太过极端切不合理,放在三十年前上映或许合适,但作为一部2012年的电影,我觉得不恰当。主人公的境遇反应了一小部分人的诉求,却不能完整的代表一个社会阶层。电影对人物的心理刻画生动,但对人性却没有更加深入的挖掘。女主人公的感情更是过于强烈,几乎完全盖住了其他人的光彩。

这部作品称得上是佳作,上流,但不是一流。和《围城》《骆驼祥子》等同样描绘市井生活的小说相比较,差些味道,差在深层意蕴不够大,想反应的东西不够壮阔,想表达的情感不够强烈浓厚。总的来说,作者想通过普通表达不普通,但我看下来,整部作品终究还是“太普通”,后劲不够大,余味不够浓。

以上是我的看法。满分五分的话,这部作品可以有4.2分左右吧。



不瞒你说,这是为了交一门课的作业写的文章。(狗头)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