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剧评】谈谈电视剧《三国》中的粗制滥造(最终篇)_锱铢必较_历史真相_梁家辉

分享到: ? ? ? ? ? ? ?

这一篇是本系列的最终章,有朋友跟我说让我多写几篇,我说这部电视剧的问题太多,把明显一些的问题说说就行了,我也不想让朋友们说我锱铢必较。而且话说回来,这一部《三国》电视剧是带有那个年代明显的烙印的,在那段时间里做出来的很多作品其实都是讲究“创新”、“阴谋论”、“翻案”、“另类”的。

只不过《三国》作为那段时间里最为离谱的作品,在很多不良的方面确实是集大成者,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会觉得这部电视剧的主创人员是抱着一种“反正我好好拍也成不了优秀作品,干脆我就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在做这部电视剧。其实客观上来说,这部电视剧的阵容在当时来说并不算差,无论是演员的阵容还是投资的规模,理论上真的都是可圈可点的。

只可惜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理论上的好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实际成果上的优秀。就像是前些年拍的一部电影《封神传奇》,我一看那阵容,什么李连杰、范冰冰、梁家辉、古天乐等等人马,影帝有影后也有,在看那投资,也真的并不算少,结果进电影院看完了出来我都想抽自己大嘴巴子。


这部《三国》也是如此。

那么有些朋友可能就会问了,为什么一部如此规模的电视剧,最终就变成了他人心目中笑料呢?其实也有朋友跟我聊起这个问题的时候说过,你前边几期里说了那么多这部电视剧的缺点,但是总感觉你说的这些问题都并不是核心问题,你应该说说最核心的问题才是。

在我看来,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在这种条件之下最终呈现出这种效果来,最核心的原因只有三个:

首先就是行业大环境的问题。这部电视剧开拍的年份,大致是2007年年底左右,在当时那个时候,整体上的行业大环境是不太好的。在那段时期,行业整体的情况走低,而对于作品质量的要求也整体下降,可以这么说,如果这部电视剧是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甚至二十一世纪头几年,可能根本就没有正式开拍的资格,因为光从剧本水平和演员的契合度上就达不到标准。

央视版《太平天国》剧照


同时,在当时那个条件下,行业内出的作品有太多都是“戏说”甚至“胡说”的作品,一改上世纪末左右的那种正剧风格,在这种影响下,《三国》这部电视剧里有着太多的不切实际的内容也就不足为奇。当然,在那段时间里,我们的影视作品也出过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的数量,与之前相比确实少了许多。再说,在当时那个年代,九零后们大多正忙于学业,零零后们还尚未成长起来,至于年纪更大的观众群体,一般也并不将心思放在这类型的电视剧上,行业内部原有的一批优秀制作人当时也出于半退隐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反对意见的并不激烈。而且前文已经说过,从当时来看,这部电视剧的规模和阵容理论上是不至于拍的这么差的,所以在当时大多数人选择了相信和期待。

但是就是这种总体上的相信和期待,反而促使了这部电视剧的上马,没有足够的雕琢就直接开拍,效果的不佳也就可想而知。我们可以想想,八十年代的《红楼梦》那是需要全体人员一起读原著、练毛笔字、学习“红学”,整整一年多才开始尝试拍摄工作;八十年代的《西游记》更是孜孜兀兀,一口气拍了多少年才得以正式全部上映;九十年代的《三国演义》也是全国选角,从1989年立项,直到94年正式播出,前前后后也花了五六年的光景,这种态度上的精益求精虽然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在总体上一定是优秀的。

当然,当初的观众群体和行业大环境和十几二十年后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一定是抓住了一些共性,才能做到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但是很遗憾,这部《三国》,因为种种的原因,不但没有成就为“经典”,反而成就了一部“反向经典”。

其次就是态度和思维模式上的问题。在当时,好好做作品,好好搞艺术,在很多人眼里心里成了一个傻子才会有的思维,当经济模式转变,当收益来源增多,当人心越来越浮躁,主创人员的态度和思维自然会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并不单纯体现在某一部电视剧上,而是体现在几乎所有的电视剧上,当你用“做一个商品”的心态和思维去做一个作品,你根本不可能将他做成一件艺术品。

袁阔成先生的经典评书《三国演义》


在考场上,只有放下压力的应试者才能获得比平常更好的成绩;在战场上,只有放下生死的将士才能成为最终的英雄;在创作时,只有放下名利的人才能成就最终的艺术。可是在当时,参与这部电视剧拍摄和创作的所有相关人员里,有哪一位真的敢站出来说一句,我在当时完全没有名利之念?

我在之前的几篇文章中从来没有拿着这部电视剧去与别的影视作品比较,无论是风评比他好的,还是风评比他差的。但是我现在要说的是,单纯为名利而创作的作品,永远也成不了艺术品,为噱头而泼洒的狗血,最终有一天都将会弄脏你自己本身的形象。如高希希导演,他在拍摄《三国》之前并非没有拿得出手的好作品,这就已经证明了他并不是一个只会拍烂片的导演,但是自从这部《三国》播出之后,高希希和朱苏进基本就成了“烂片”的代名词。时至今日,还会有朋友发出“如果我看到哪部影视作品的导演是高希希,我就得万分小心,如果我看到哪部影视作品的编剧是朱苏进,那么即使我还没看,我都敢说这个作品九成以上可能不会是个好作品”这样的感叹。

说到思维,这部电视剧中充斥着太多的所谓阴谋论,太多的所谓厚黑学,太多的所谓“历史真相”,主创人员似乎在当时走进了一个死胡同,他们的脑子里压根就没想着先好好了解三国相关的历史文化,而是企图全凭印象流。

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了这部电视剧有太多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一个三国时代的人物能够涉及的,也有太多的东西是所塑造的那些人物不可能去亲自实施的。当然,带着这种思维去创作作品,可能也会收获一批所谓的“粉丝”,但是绝对不能收获对于作品题材真正有热忱之心的那些观众。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观众的宽容。让我们想想,在我们祖辈父辈那时候,对于文艺作品的要求,那是什么样的?民国年间,如果你这个作品不好,观众都能往你的台上扔砖扔茶杯,你不好好弄观众就弄你,那时懂行的观众甚至会觉得你这个人物上台多走一步少走一步,那都不是这个人物。解放初期,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如果在创作上有错误,那是可能被全国人民口诛笔伐的,甚至还有可能因为一部有错误的作品影响你的终身发展。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种严格的要求就一定好,但是这种要求上的严格起码证明了一件事,那时候的观众是懂规矩的,也是敢于反对那些不好的作品和不良的社会导向的。随着时代变迁,我们固然发展了经济、改善了生活、强大了国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观众对于文艺作品的欣赏力和要求性在降低。

这种要求的降低,实际上对高质量文艺作品的创作来说是不好的。诚然,这种日渐宽容的要求让文艺作品的数量有了飞快的发展,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作品,不管是文学还是曲艺,不管是影视还是音乐,方方面面的作品数量都是成几何型的增长,但是容我反问一句:质量怎么样啊?

或者我们换一种问法,假如我们的观众没有那么宽容,假如我们的观众对作品的要求保持原来的那种高强度,你如果演不好观众都跳脚巴不得你马上就死,即便你不死以后也休想登台演出;在这样的前提下,你看看还有多少人敢去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创作?现如今我们常说“小鲜肉”、“流量明星”,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小鲜肉”和“流量明星”都是怎么出来的?就是让一部分观众宠出来的!不看技术只看脸,不求精度只求热,这种宽泛化的要求怎么能不让低水平的从业者大行其道?

甚至在这种宽要求下,一部分原本有水平的创作者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本来不能说是没有水平,但是偏偏弄出来一些没有水平的作品。当然了,我也能理解这部分人,因为毕竟用心做作品是很难的,是很苦的,如果我不用辛辛苦苦做作品也能获得观众的容许,也能赚钱,那么我为什么还要精益求精?反正我躺着就能把钱挣了,谁吃饱了撑的还去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就在这三个核心原因的影响之下,这部《三国》才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必然,但是对那些想看的高质量作品的观众来说,不得不承认,是一种悲哀。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