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剧评】谈谈电视剧《三国》中的粗制滥造(四)_马克沁_我回答他_长坂坡

分享到: ? ? ? ? ? ? ?

此文是本系列的第四篇,大致将从剧中的战争戏份的不合情理之处阐述电视剧《三国》中的粗制滥造。

我想大家都认同一点,那就是要想拍好三国题材的影视作品,各种战争戏份是应该要去重视的。有的朋友告诉我,在电视剧《三国》中,虽有百误,但也至少有一得,那就是相关的战争戏份场面拍的非常令人满意。然而我告诉他,其实这个方面,该剧做的也并不能令人满意。他很吃惊,问我到底是哪里不好,我回答他说,该剧和战争相关的戏份中,无论是参战将士的服饰装备,具体的战略战术,还是一些细节,都不能令人满意。

也许会有一些朋友不太服气,因为《三国》中的一些战争还是比较大的,而且看上去也确实搏杀激烈,关于这一点,我是同意的,但是我认为,该剧的战争场面不能细看,因为如果你细看,你会发现全都是大大小小的毛病,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证我的观点。

首先是剧中将士的服饰装备,明显就没有哪怕一丁点汉代应该有的特征。有些头盔是唐代的狻猊盔变种,这种装备出现在三国戏里我忍了;有些特殊兵种(如部分西凉军)的穿着打扮连皮草带飞碟帽我也忍了;季汉的士兵们全员穿类似藤甲一样的甲胄外带几乎人手清代制式佩刀我也忍了;即使这些我们都不闻不问,我还是想问一句,为何描绘东汉三国年间的战争,还会有大规模成建制的战车出现?

如果你是一个古代冷兵器爱好者,你应该知道,在汉代以至三国时期,提起最为常见的兵刃,那就一定不能忘了环首刀和环首剑。因为这两种兵刃在那个年代实在是太常见,以至于知道现在也是广为人知,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有高希希导演、朱苏进编剧的这部名为《三国》的电视剧,全篇九十五集,愣是全剧连一把环首刀和环首剑都没出现过,这也算是一个奇迹了。打个比方,如果一部三国题材的电视剧出现了马克沁重机枪,朋友们会不会有一种被侮辱了智商的感觉呢?电视剧《三国》就是如此,片中连几百年前的春秋时期造型的长枪都能出现,连一千五百多年以后的清代佩刀都能出现,为何正儿八经属于那个时代的环首刀等兵器竟然一柄也没有呢?


如果朋友们不能做到分辨兵器的制式和本来所处的年代,那也不用太麻烦,您就去点开这部《三国》的剧集,随便找找,看看有没有哪个武将用剑与他人进行打斗。此剧中几乎所有武将用的剑,都是春秋战国时期那种宽刃剑,剑刃的宽度比一般人的巴掌都要更大。很好辨别。一部名为三国的电视连续剧,剧中武将用的竟然都是春秋战国制式的剑,难道这不奇怪么?

当然了,这部电视剧在兵刃设置上也不光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那种宽刃剑,比如曹操、刘备等人的佩剑就并不是我刚刚说的那样,但是一部涉及人物至少上百人的电视剧,如果只有寥寥几个人用的剑不是几百年前的兵刃,那是不成的。更何况就如我方才所提到的那些类似唐代狻猊盔变种、明光铠变种、飞碟帽、清代的佩刀,春秋时期的长矛等装备在剧中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情况之间,正确的服饰和装备即使出现,也很容易被人忽略。

再看看剧中涉及的战略战术。这类问题发生的形式基本都属于路唇不对马嘴的自行脑补,譬如剧中也曾涉及到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而在表现这个计划的时候,曾经发生过如下的对话:

魏延:还有第三条路

问:图(军用地图)上哪里来的第三条路?

魏延:图上没有,图外却是有啊

短短三句话,可以说是每一句都出了好几个问题。


首先诸葛亮北伐是出兵于汉中,而目的地是长安,稍微对三国历史甚至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从汉中到长安根本不止两条路,也根本不止三条路。即便不说子午谷这条道,还有比如褒斜道、陇西道(祁山大道)、陈仓道、傥骆道等多条道路,怎么会如剧中人物所说,地图上只有两条路?

还有,既然剧中提到了要走子午道(即子午谷),那么就应该看看子午道的两端都是哪里?子午谷的出口就是长安附近,而长安正是西汉的首都,难道剧中诸葛亮和魏延所看的地图上竟然连国家的首都长安都没有么?这简直也是不可想象的。

我认为,正是因为这个电视剧的主创团队对我国地理、历史、军事的不了解,才会出现这种驴唇不对马嘴,怎么都讲不通的错误。

当然,这一类错误在此剧中那可真是多了去,譬如在剧中夷陵之战时刘备曾经说过,即将要打到东吴重镇南徐城,应该承认,南徐城确实是东吴重镇,但是南徐城就是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请问你在湖北省夷陵打仗,能即将打到江苏镇江吗?难不成刘备是带着空降兵去打的这一次战役,否则怎么能忽然性的跨越千里?


又如剧中徐州陶谦曾经说过,徐州四面环敌,其中东边有袁术,我就非常纳闷,按照地理来说,东汉末年的徐州本就在我国领土的最东边,再往东就是我国的黄海和东海。而此时袁术应该在淮南,又如何做到能在徐州的东边?难不成袁术此时已经效仿了金庸小说中的东邪黄药师,定居东海桃花岛,所以才能在徐州东边构成威胁?

正是因为这种不胜枚举的地理、历史、军事常识类的错误,再配上乱七八糟一锅粥的武器装备,就导致了你单看这个电视剧根本不能知道东汉末年的具体战略形势,你也没办法理解当时剧中的各个军阀都想干什么,所以也就无所谓什么战略战术了。

即便我们狠下心来,对以上提及的几种错误都不加理睬,也不去深究,光是剧中关于战争场面的细节设置上的错误,我估计也够观众喝一壶的。

当然,在很多的细节上,我个人揣测,导演和编剧的用心是好的,是为了突出战争的激烈和剧中有些人物的不容易,但是这些细节可能是想起来就突然给加上了,根本没有经过思考和考证。而这样做的结果就导致了这部电视剧中的战争场面也就只能是看个热闹,仅仅是看个热闹,不能细想细看,因为一旦细想细看,你会觉得剧中人物都是脑子不正常的人。

譬如长坂坡一战中,赵云带着孩子在曹军阵营中突围,此时赵云的目的应该是尽快突围,而曹军的目的应该是要追上赵云并将之生擒。结果打起来的时候,应该尽快突围的赵云似乎单挑上瘾,甚至有追着曹军大将大叫“敌将休走”的情节,这哪里是想要突围的样子,分明就是想要和别人玩命单挑的节奏。既然他的目的是突围,那么将敌军将领打的自行撤退之后,他应该是继续突围才是,怎么可能再去追杀敌军将领呢?

等到赵云从长坂坡重围中杀出来,张飞出现了,我能理解导演和编剧也非常敬佩赵云,但是我不能接受他们给此时的张飞设置的那些台词:子龙,我都看见了,子龙,你真英雄啊!


看到这里,我就想问一句话,赵云是你的同袍,也是你的手足兄弟,他现在保护的,怀里揣着的是你张飞的侄子,你既然早就看见了,为什么就不知道去帮忙接应?不光不去接应,你还有那个心思当吃瓜群众看热闹叫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再如剧中的各种与火有关的战役,无论是赤壁之战还是夷陵之战,导演似乎总爱弄出几个大规模爆炸甚至把人都崩飞了的情节,可能是为了显示战事的凶险和激烈。但是,我觉得但凡接受过九年义务制教育,上过初中,学过人教版历史课本,你就应该知道,在我国历史上,唐朝末年火药才开始成规模的应用于战争,《三国》这个电视剧的时代背景在东汉末年,这个时候怎么会有火药?有些朋友说那不是火药,那么哪位朋友能给我阐述一下这种镜头中引起爆炸的原因是什么?看那个威力,一次性都能崩飞好些个人,这个威力在古代来说恐怕不能算小了吧,在剧中设置这种镜头,到底是单纯的为了热闹而热闹,还是为了哗众取宠、单纯只是想要吸引眼球?


综上所述,电视剧《三国》之中的战争戏份,看起来起乎热闹非常,但是根本经不起细看,也根本不能如高希希、朱苏进二位所说“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只能说是漏洞百出,错误连篇。这种所谓的战争戏份,我认为是看似精致实则鄙陋的粗制滥造。

那么这部电视剧中到底还有那些其他方面的错误呢?欢迎朋友们继续关注本系列的专栏文章,谢谢。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