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赘婿》爆火的郭麒麟,也是挫折教育下的幸存者_任素汐_大声疾呼_郭麒麟

分享到: ? ? ? ? ? ? ?


"

谁能想到,开年来最爆的剧,居然是《赘婿》。当大家对郭麒麟的认知还停留在“德云社少班主”时,他却摇身一变,成了“大男主”,穿越去古代说相声,凭借一口京式贫嘴留下无数笑点。


但风光背后,郭麒麟的极度敏感却很少被人看见。


“你会发现我会卑微到泥土里,我会恨不得趴地上跟您说话。因为我从小到大接受的这个教育啊,挫折教育偏多,然后导致我确实,自尊心有点自卑。”


这种敏感与自卑的形成,与郭德纲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从小到大,郭德纲绝不把对郭麒麟的关心挂在脸上,也从不夸他一句。相反,郭麒麟犯了错,人越多,越来劲骂,让他越没面子。


师兄们来家里吃饭,他必须站起来打招呼,打了招呼还不算,还得给师兄们端茶倒水;

师兄们跟老爸坐着谈话,他是小辈就必须站着听,站着听还不算,必须得安安静静;

吃饭的时候,什么好东西,要先紧着师兄们吃,师兄们吃完了,才轮到他去吃。


郭麒麟当时已经是个懂事的大小伙子了,在这般严厉的家教下,少不了感到委屈。


而郭德纲树立规矩的目的,是为了让郭麒麟不觉得自己高师兄弟们一头,并要“把他的自尊全部打掉”。


郭德纲认为家族基因里面有“小性”的成分,并且发现郭麒麟有这个苗头,所以选择自己亲自动手击碎他的敏感和自尊,而他选择的方式就是挫折教育。


除此之外,早年郭德纲闯江湖时挨过太多骂,摔过太多跤。相声这条路难走,再加上郭麒麟的身份,这一路上面对的谩骂质疑肯定不会少,他决心将儿子的心锤炼得皮实一点。



郭德纲发自内心地认为,这么做是为了儿子郭麒麟好。


严苛的教育之下,郭麒麟也确实完成了父亲的一些期许。不仅首部男主剧大爆,吸粉无数,戏外的圈里前辈和身边好友,也都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合作的演员任素汐,曾发微博表达对郭麒麟的欣赏。

话剧《牛天赐》的导演方旭夸他“没沾染什么坏毛病,很干净”。

周迅第一次见到他时,毫不掩饰对他的喜爱“我也没见过你,但是就是特喜欢你。”


郭麒麟的高情商和绅士风度让所有人见过他的人,都对他心生好感。但他的诚恳与谦卑,也同样刻进了骨子里,身边人如果对他展现出善意,他会因为不够跟人谦虚,不够跟人客气而感到自责。


郭麒麟回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打小,我家里这种挫折教育,就让我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别把自己当回事儿,你什么也不是。”



千千万万像郭德纲这样的中国式家长,看到了风光无限的郭麒麟,也认同起了挫折教育:只要孩子在家里吃够了苦,在外面就不用吃苦了。


可是,人为的打击,也是打击,也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而父母的插手,更会导致安全感的缺失。



一期《少年说》里,有一位把打击自己的孩子当成“习惯”的妈妈。


天台之上,女孩大声呼喊:“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孩子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


面对着女儿的心声,妈妈却说:“我知道我一直在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要是不打击一下,你就可能有点飘。”


女孩哽咽道:“我说过我不适合激将法,你们老是打击我,我就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差。”


妈妈依旧固执己见:打击你,就是为了你好。


现实中,很多孩子面对的困境和这位女孩一样,大声疾呼,自己在教育中受到伤害了。但他们的父母仍用挫折教育、激将法这类的祖传秘方,坚定地认为这是最好的方式。


但孩子的大脑尚在发育中,若他们总生活在苛责、匮乏的环境中,他们的大脑为了适应环境会发育成“求存模式”的结构,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就像挫折教育下成长起来的郭麒麟,难逃挫折带来的影响,在节目中说出:“对任何事都不抱有任何期待”、“都已经想到最丧的结果”,谈到自己单身的原因,也半开玩笑地说,“那确实没人看得上我。”


“粉碎自尊,然后孩子长大了,自己慢慢地把这些粉碎的自尊再捡起来,再拼起来,再粘接上。就如同骨头断了之后,他在愈合的时候会比原来更坚韧。”


这段念白单是读起来都不免让人心头一紧,郭麒麟成长中究竟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压力只有他自己知道。


但和记者提到那些过往的时候,他用的词是“都过去了”。他没有说不介意,没有说原谅和理解,只是说都过去了。


这段经历让郭麒麟更像是一位幸存者,而非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那些没有办法挺过去的孩子,在巨大创伤经验之下,有的选择把自己内心彻底封闭,更有甚者放弃了人生、成为了新闻中让人难过的报道。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小时候经常给孩子挫折教育,能否提高他成年后的抗挫折能力?


其中有一句高赞答案回复:“不能。让人对抗挫折的是勇气,创造勇气的是爱和鼓励。”


而爱和鼓励,是家长在教育中极易忽略的。


作为家长,我们并不需要主动给孩子创造挫折,只要在他们遇到来自生活的挫折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指导,帮助孩子去体会通过努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明白:


挫折并不可怕,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就能解决;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永远会提供适当的帮助。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和家长都能够在生活中收获成长的喜悦,并一起成为更好的人,这才是家庭教育最终的目的。


虽然孩子的教育不存在标准答案,但有一些基本的照料方式值得每个家长学习。


| 去认同孩子的感受


每个孩子的脑袋瓜,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家长可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们经历的挫折,并适时地抚慰,用“我知道你输了很不开心”“我知道你尽力了”等饱含体谅的话,这样更共情的话,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关注。


| 帮助孩子一起进步


父母也可以陪着孩子一起面对挫折,并通过建议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当前的困境。通过家人的合力,一起把困难解决,让孩子在感受到支持的情况下收获成长。


| 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可能遇到不同的问题。


有时候这些困难可以靠家人的智慧迎刃而解,但也有可能遇到某些问题单凭父母的力量无法解决。比如青春期亲子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孩子遭遇校园欺凌、婚姻状态变动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耗费很多的力气,但是若向专业人士请求帮助,可能会好很多。诸如求助专业的家庭心理咨询或治疗,不失为事半功倍的选择。



这是个不错的时代,孩子的声音被越来越多的父母听到。


我们能意识到家庭教育方式对子女的影响,我们也拥有了成为更好父母的机会。


让我们的孩子经历更少原生家庭带来的阵痛,同时获得更高质量的爱,可能就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


愿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就有成为好父母的觉悟,主动去成为良性循环的开端。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