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2005):没有休止符的悲歌_辛德勒的名单_拯救大兵瑞恩_巴勒斯坦

分享到: ? ? ? ? ? ? ?

政治题材的影片中,斯皮尔伯格一向都是冷静的、理性的、人道主义的——人性的良知所蕴含的力量总是能够战胜冰冷的官僚制度(《拯救大兵瑞恩》)或无情的战争机器(《辛德勒的名单》)—— 遵循这一普世价值,几乎不会引起任何争议。然而《慕尼黑》所涉及的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国土纠纷和民族仇恨,却不是一个简单的、黑白分明的话题。

影片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1972年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巴勒斯坦激进组织“黑色九月”劫为人质并惨遭杀害,以色列情报组织摩萨德安排了一个五人秘密暗杀小组对此进行报复的故事。五人小组以艾夫纳(Avner)为小组长,集结了四位不同背景的摩萨德成员,按照上级指令逐一刺杀惨案的幕后操控人员。

影片在引入出品人字幕时即开始用一段凄婉哀怨的女声悲歌将观众带入一股肃穆的气氛中,确定了全片的冷峻的基调。虽然是严肃的政治话题,也不忘按照商业片的逻辑,为每次刺杀行动设计不同的情节和节奏,包括跟踪、悬疑、爆破、枪战、美女等,令观众不至于在略显重复的剧情中感到乏味(虽然全片还是稍嫌冗长)。其中最扣人心弦一场要数在暗杀教授的行动中安置的希区柯克式“桌下炸弹”——小女孩是否会成为艾夫纳一时疏忽的牺牲品?此外,编剧还不让每次精心准备的行动进行得是否顺畅。例如,第一次任务中,面对彬彬有礼、手无寸铁的“翻译家”,艾夫纳紧张得结巴,重复问话,却迟迟不开枪。演员Eric Bana将艾夫纳此刻瞬间袭来的迟疑、矛盾、谨慎、不安等混杂的情绪完美地表露无遗,印证了片中情报贩子“爸爸”对艾夫纳一针见血的描述——拥有“屠夫的手,温柔的心” 。




情报贩子父子(路易和“爸爸”)是本片的剧情推手。正如影片试图在两个对抗的政治立场中保持中立一样, 路易父子代表了那条处于中间的、边界模糊的灰色地带。他们不为任何政治立场站队,也不关心买家的是非曲直。路易说:“身份是最无聊的事。我们爱每个人,或者恨每个人,我自己也分不清。”他们可以与任何愿意出高价的人合作,为他们提供信息,但是,政府除外,这是他们做生意的底线。是的,他们不信任任何政府。而在现实世界中,面对巴以冲突,如路易父子这般作壁上观、坐收渔利的政府并不在少数。情报贩子过着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生活,但是“爸爸”对违规的艾夫纳格外欣赏,引起了路易的嫉妒和不快。小个子演员Mathieu Amalric仅靠面部微表情就把路易的小心思全部呈现出来,完美抢镜。


路易故意为艾夫纳安排了一伙巴勒斯坦“室友”,使得艾夫纳有机会与阿里探讨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争斗不休的原因。这场谈话虽然短暂,却通过阿里道出了巴勒斯坦人的心声:“我们要有自己的国家。家园胜于一切。” 影片进行到这里差不多过半,形势急转直下。小组内部对于杀人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发生了争执,接着他们的行动开始屡屡受挫,组员陆续死于非命,受到对手反向追踪的艾夫纳也陷入猜疑和惶恐之中。除了妻女,他无法再相信任何人,包括他的上司和组织,甚至他那奉国家至上的母亲。


全片影像以暗调为主,人物大多处于封闭的空间和动态的光影中,伴随着一种逼仄和不确定的感觉。特别是艾夫纳的面部,常常被高对比度的明暗光线分割,似乎全程暗示了他所进行的复仇行动并非充满正义。John Williams的配乐或婉转悠长或暗流汹涌,使影片的戏剧性更加饱满。影片结尾,一贯尽忠职守的艾夫纳决定不再和他自己的政府合作,因为他终于明白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冤冤相报“终究不会有和平”。但是上司告诉艾夫纳一个无奈的真相:他只是摩萨德众多暗杀小组之一。



影片最终还是回归到斯皮尔伯格钟爱的人道主义母题。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艾夫纳为此被祖国放逐而失去了自己生长的家园。“拥有家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这是路易告别艾夫纳的一句话,也是一句提醒。

《慕尼黑》呈现的只是现实中两个民族政治冲突的一个缩影。虽然这部2005年的影片反映的是1972年的旧事,但即使已进入2021年,几乎历经半个世纪,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缠斗依然让真正的和平遥遥无期,慕尼黑的悲歌还将继续在风中飘荡。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