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白》与宿命论_麦克白_赫克托耳_正面人物

分享到: ? ? ? ? ? ? ?

在西方文学的发展史上,有一个从古至今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母题——宿命,或者说命运。这种玄之又玄的抽象概念,在西方文学中像是一只无形的手,拨弄着许多英雄的人生。无论是高贵的国王,勇敢的英雄,还是低贱的奴隶,全都被命运所掌控,他们或反抗或面对或逃避,但无一不在绝望之中迎来自己的归宿。

作为西方文化的源头,“命运”这一概念早在希腊时期就初见端倪。在希腊神话中,命运三女神统称为“摩伊赖”,通常以三位老妇人的形象出现,她们整天忙碌着纺织人与神命运的丝线,游离于诸神之外,她们早在天地混沌初开之时便已诞生,是比泰坦旧神与奥林匹斯诸神更为古老的存在,她们决定的命运,即使是诸神之王也无法改变,只能服从。

俄狄浦斯就不必多说了,命运的致命玩笑早已将他与命运本身一起变成了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在《荷马史诗》中,即使宙斯想要将赫克托耳从死亡的宿命中拯救出来,但当他分别将代表阿基琉斯与赫克托耳的两块砝码放在他的黄金天秤上时,死亡还是指向赫克托耳,对此宙斯也无可奈何,只能任由赫克托耳迎接死亡。

而在北欧神话里,命运三女神被称为“诺伦”,《新埃达》中称她们为“支配命运的姊妹”。其中大女儿兀尔德司掌“过去”,二女儿薇儿丹蒂司掌“现在”,小女儿诗蔻蒂司掌“未来”。这三姊妹不仅掌握了人类的命运,也能预告诸神、巨人以及侏儒的命运,她们不停地纺织出命运的丝线,最终却结成了一张烂网,预示着最后的终结——诸神黄昏。

在这场末日之战中,面对无可扭转的命运,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迎来最后的疯狂。经历三个绝望的冬天(风之冬、剑之冬、狼之冬),魔兽与巨人们组成军队,在邪神的带领下,乘坐由死人指甲组成的大船横渡海洋,向神的居所——阿斯加德进攻。英灵殿里,英灵享受完最后的飨宴,与披散着极光的瓦尔基里女武神一起追随诸神外出御敌,然后全部在惨烈的战斗中死去。最后,在不可言说的命运的操控下,世界走向毁灭。

到了基督教时代,多神教化作废墟里的尘埃,命运与唯一神的旨意联络在了一起。地上罪恶太多,神要毁灭世界,除了义人诺亚之外,无人可以幸免,神将这注定好的命运告知他,让他制作大船得以逃生;基督知道自己将被出卖,但还是淡定吃完了最后的晚餐,死后三天复活,也是命运早已注定的。

文艺复兴时期,权柄交到了人的手中,命运也早已脱离了神秘学范畴,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经典母题,《麦克白》便是一个讲述野心、罪恶与命运的故事。

戏剧开头,三女巫(这个符号也预示着命运三女神)便将命运早早地告知给了麦克白与班柯,麦克白本来充满怀疑,但随即应验的预言让他的心境产生了变化——他开始对命运深信不疑,坚信自己是被命运选中的人。

坚定的信念与野心化合,再加上麦克白夫人这个催化剂,最终生成罪恶的暗杀。

但麦克白并不满足于眼前的命运,他甚至尝试去扭转早已注定好的命运——成为苏格兰国王后,他派人刺杀了班柯,因为在女巫的预言里,班柯的后裔会成为未来的国王。从这种角度看,麦克白既是命运的顺从者,又是命运的反抗者,两种截然不同的矛盾人格汇聚于一身,让人回味无穷。

随后的故事也与命运息息相关。麦克白成为国王后再次拜访三女巫,希望知道更多自己的命运。女巫施展魔法,给麦克白3个隐晦的警示:1、小心提防麦克德夫。 2、任何被女人赋予生命的人都不能伤害麦克白。3、只有在勃南森林向他移动时,他才会落败。

这三个预言看似对麦克白有利,实则已经宣告了他的败亡。麦克白派人刺杀麦克德夫,他却从追兵手中逃脱,与邓肯的儿子马尔康会和,带着英格兰的军队一同讨伐麦克白。为了隐蔽,马尔康下令军队路过勃南森林时,折下树枝遮挡自己,从远处看就像是勃南的森林在行进。最终,麦克德夫亲手杀死了麦克白,因为他是剖腹产所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女人赋予生命之人”。

《麦克白》的故事原型出自贺林谢德的《编年史》,其中大部分人物都有着历史原型,莎士比亚只做了一些戏剧化改动。比如在真实历史上,麦克白是一个偏远地区的贵族,母亲出身王室,所以跟王室沾亲带故;老国王邓肯仅比麦克白大四岁,并不是书中的垂垂老者,他在与麦克白的战争中被杀,而非被麦克白谋杀;而班柯,在真实历史上甚至是麦克白的同伙,而非书中的正面人物。

整部戏剧所讲的,看似是一个简单到俗套的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但它能流传至今,与《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并列为“四大悲剧”,却不是没有道理的。麦克白原本就有不俗的野心,女巫的第一个预言应验后,他又受到夫人的煽动,使得他为了实现第二个预言,对信任他的邓肯国王(同时是麦克白的表兄)痛下杀手。而在登上王座之后,他又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去滥杀无辜,欲望使得麦克白由一个民族英雄蜕变为一个暴君,最终在众叛亲离中走向毁灭。

麦克白一直是一个与命运相纠缠的人。在第一幕里通过军士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故事发生之前,麦克白正在与反叛的麦克唐华德战斗。麦克唐华德人多势众,而且“征调了西方各岛上的轻重步兵,命运也像娼妓一样,有意向叛徒卖弄风情”。在这里,命运似乎站在麦克白的对立面,正帮助他的敌人,但麦克白“不以命运的喜怒为意,挥舞他的血腥的宝剑,像个煞星似的一路砍杀出去”,最终亲手杀死了叛乱的麦克唐华德。然而紧接着还没松一口气,“挪威国王看见有机可乘,调了一批甲械精良的生力军又开始了一次新的猛攻”。手下是一支疲兵,又连续进行两次高强度的战斗,麦克白却依旧凭借着杰出的军事能力击败了挪威军队,并使得挪威国王不得不缴纳了一万块钱的赔款。

在这时,麦克白无疑是一个光辉伟大的民族英雄形象,他率领军队平定了叛乱,并击败外国入侵,获得国王的信任,但随后,他与班柯一同碰见了三女巫,深藏在心中的野兽也渐渐露出獠牙。

三个女巫一同祝福他,第一个称他为格莱密斯爵士,第二个称他为考特爵士,第三个则称他为未来的君王。麦克白本来不屑一顾:他本来就是格莱密斯爵士,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而后两个预言看起来实在是天方夜谭。但随后他就被告知,原来的考特爵士因叛国被处死,自己被加封为新的考特爵士,这时他的心境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一个小小的种子生根发芽——既然女巫的第二个预言如此快速地应验了,那第三个呢?

无论这个念头持续了多么短的一瞬间,麦克白与命运的关系都悄悄地发生了改变,命运从此与他站在了一起,并裹挟着他不择手段地继续前进。

俗话说慈不掌兵,能成为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麦克白必然不是一个会为世俗道德所深深牵绊的人。在成王之路上,麦克白一直都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命运的眷顾使得他的野心战胜了对恶行的恐惧,让他敢于去在筵席之后,亲手杀死那个毫无防备的、千里迢迢赶来为自己庆功的表哥。

这时在他眼中没有君臣情谊,也没有血缘的羁绊,无论是国王邓肯,还是王储马尔康,都是“横在他前途上的阶石”,他必须跳过这块阶石,“否则就要颠仆在它上面”。面对漆黑的夜空,他内心呐喊着:“星星啊,收起你们的火焰!不要让光亮照见我黑暗幽深的欲望。”

而对于自己的下场,麦克白也看得十分明白:“我们树立下血的榜样,教会别人杀人,结果自己反而为人所杀;把毒药投入酒杯,结果自己也会饮酖而死。”

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也知道会得到报应,但他还是去做了。这大概就是麦克白悲剧的根源。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麦克白夫人作为一个权力欲旺盛的女人,在此过程中也起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知道女巫预言的三个人之一(另两个是麦克白和班柯),同时也是最了解麦克白的人,她对麦克白的评价是“天性里充满了太多的人情的乳臭”,她知道麦克白希望做伟大的人物,也不是没有野心,却缺少“和那种野心相联属的奸恶”,“一方面不愿意玩弄机诈,一方面却又要做非分的攫夺”。她不停地游说麦克白,才使得他鼓起勇气,下定决心刺出罪恶的匕首。

依照命运的安排,麦克白与夫人合谋杀死了国王,并栽赃给一个侍卫,麦克白终于通过诡计获得了王位,实现了女巫的第三个预言。班柯与麦克德夫怀疑他,被麦克白派人刺杀。结果是班柯身死,他的儿子侥幸逃脱;麦克德夫仅以身免,妻儿却被杀害。

就像是说出第一个谎言,以后要用无数的谎言去圆谎,麦克白通过邓肯的血篡夺了王位,此后却要流更多的血去巩固他的宝座。麦克白铲除异己,滥杀无辜,最终引起了全苏格兰的激烈反抗,而麦克白夫人也不堪忍受自身恶行的精神压力,在疯狂中死去。

在冰冷的城堡中,面对着英格兰的大军,麦克白带着离心离德的部下准备做最后的顽抗。这时他得知了夫人的死讯——虽然是一对恶人,但他们的感情是实打实的——麦克白却只是平静地说道:“她反正都要死的,迟早总会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一天,明天,明天,再一个明天,一天接着一天蹑步前进,直到最后一秒钟。”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述的故事,充满着喧嚣和躁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在说出这段名台词后,麦克白也终于参透了命运的真谛,所谓的人生,所谓的权柄与荣耀,到头来终归是梦幻。

从与命运抗争,到成为命运的奴隶,再到参透命运,前后不过数年,但在这一路之上,却包含了太多的欲望、罪恶、与无辜者的鲜血。

在最后的最后,看见勃南的森林向他移动,麦克白心中最后的希望也被无情打碎,本来打算依靠城堡坚壁顽抗的他,突然命令军队出城迎敌,这时候他说:

“吹吧,狂风!来吧,灭亡!我现在开始厌倦白昼的阳光,但愿这世界早一点崩溃!”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