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调音师》—看不见的旋律里,却看得见社会缩影

分享到: ? ? ? ? ? ? ?

我个人认为,男主阿卡什,和女友苏菲都是好人,但不是完人。阿卡什是恶环境下,坚守住了底线的好人,苏菲在影片最后的回答,对阿卡什来说,犹如抓破美人脸,让阿卡什感到遗憾。但我仍然觉得,苏菲是以直报怨的好人。

调音师 看不见的旋律

只不过,好人与好人之间,也是会有理念差别冲突的,这也是此片的魅力所在。不过,仔细想了想,会有“全缺德”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也不奇怪,因为中国流行的是道德文化。中国的道德文化,因为长期作为精英官僚阶层的主流文化,以至于被无限拔高成了“完人文化”。

调音师

庄子早早就对此嗤之以鼻,说道在屎溺。如何正确处理甚至最大化程度利用好排泄物,这就是道,也是人与畜生的区别,也因此,会自觉处理屎溺的喵星人,总会给人类一种外星生物的高级感。

调音师解析

其实在先秦文化中,道德更多是底线论,以至于当强盗的,都要讲几分道义,不对老百姓下手,不对弱者下手。那么,这部影片是印度片,就让我们看看印度文化下的善恶观吧。中国的善恶衡量,偏实际层面,待人处世有底线有原则是基本的善、朴素的善,在此基础上,还能把握运用一切自然人文规则规律的,则是善中的高端玩家。

看不见的旋律 钢琴曲

印度文化下的善恶,则围绕着听起来有些虚无缥缈的“业力”展开。善有善业,恶有恶业,无论善业还是恶业,业力一定会以各种形式回馈。而业力本身还分外部环境业力,以及个人业力。所谓外部坏境业力,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共业。听着是不是有些佛教?其实这些观念早在佛教诞生之前,就在印度深入人心了。而释迦摩尼打破的是业力的阶层垄断,低种姓的人也会因善业修行,超越高贵的婆罗门,业力面前不分种性,人人平等,甚至万物万灵都是平等的。至于共业之恶,权贵也无法逃脱,且权贵的责任最大,因为他们本有能力创造一个好的共业环境。

调音师百科

阿卡什就处在一个共业偏恶的环境,像他这样一个有才华,又无不良嗜好的音乐家,本不该沦落至此,但很遗憾,他不得不装成盲人,骗取廉租屋,骗取他人的同情心。但在共业偏恶的环境下,阿卡什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底线,电影开头,但凡他愿意接受富婆包养,也就不会有后面那些事件, 而且在目击杀人后,阿卡什第一时间选择了报警,但很遗憾,恶的环境,让他只能选择当“盲人”,当对罪行缄默的“哑巴”。但这样的选择,并不能自保,不惮为恶的人,持续造恶,也并不相信会有业力回馈这种事,西米和她的警察情夫信奉的是权钱,所以,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杀人,西米对神更无丝毫忌惮,直接在贡品里下迷药。

调音师 结局

也正因为是在印度,这样一个宗教深入人心的地方,阿卡什才会毫无戒心地吃下西米递来的贡品。至于那两个器官贩子,是迷信派代表,迷信派最经典的迷信思维就是,只要神仙佛祖能保佑我发财、阶层跨越、升学恋爱等等实际利益,我就信,否则,我就不信,并把一切发财机会无论好坏,都视作神仙佛祖送来的,湿婆听了想打人。

调音师剧情

说起来,器官贩子信奉的居然是暴脾气的湿婆,也是自作孽不可活,好歹选毗湿奴嘛。总之,比较主要的角色,在业力观下,基本都有相应的业力回馈,无辜枉死的人,比如无辜枉死的邻居阿婆,则属于共业。这里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善恶业力都会回馈,当善恶业力共同回馈时,往往看起来好像会有一种抵消的效果,但其实并没有抵消,只是共同发生了而已,释迦摩尼在完善业力观时,是一再特别强调“因果不空”的,甚至还亲身示现了因为敲鱼头而头痛七天的业力回馈。

调音师最后瞎了吗

也因此,阿卡什这个好人,在恶业环境下,哪怕是被迫选择撒谎妥协,依旧是有业力回馈的,那就是他真的变成了盲人。在业力观文化背景下,阿卡什最后能全身而退,足以说明他是个有底线的好人,否则之前所有的剧情布排就毫无意义,这部影片高明之处,就在于不是为了反转而反转,而是贴合着业力回馈主题去设计反转的。只不过,在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有多种不同的解读,也不失为一种有趣的现象、意外的收获

调音师完整版在哪里看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