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为何能够凭借此片“咸鱼翻身”?——评电影《蛇形刁手》

分享到: ? ? ? ? ? ? ?
《蛇形刁手》

《蛇形刁手》是成龙的翻身之作。在《蛇形刁手》之前,导演罗维已经力捧成龙连续主演了多部电影,甚至还翻拍了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的同名之作——《(新)精武门》,其对成龙的期待和野心可见一斑。

成龙也曾在《新精武门》中模仿李小龙

可惜的是:当时的观众对成龙并不买账,连续六次的票房失利几乎耗尽了罗维多年的积蓄,他甚至穷得连成龙的工资都快发不起了。

正当成龙的演艺生涯几乎再次陷入绝境之时,《蛇形刁手》的意外出现,终令成龙能够“咸鱼翻身”。

《蛇形刁手》之所以能够成功,成龙之所以能够获得突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功夫与喜剧的结合,也即是谐趣功夫片的诞生。1977年,监制吴思远有感于当时的功夫(刀剑)片不是张彻式的盘肠大战,就是刘家良式的真刀真枪,不少观众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就想到如果在功夫片中加入喜剧元素,观众或许可能会喜欢。正是这个念头,导致了谐趣功夫片的诞生。恰好吴思远和导演袁和平都看过成龙主演的《少林木人巷》,二人均觉得成龙的身手和形象都符合功夫小子的设定,于是一拍即合,找罗维借用成龙,窘迫万分的罗维自然乐得顺水推舟。只是没想到这一借,就借出了日后香港乃至整个华语影坛的首席巨星。

《少林木人巷》等作品并不成功

有了好的 idea,还得有能够实施想法的人才,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本片导演兼动作指导——袁和平。《蛇形刁手》是袁和平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在此之前,袁和平已经担任过多部功夫片的动作指导,在动作设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袁和平曾担任《南拳北腿》等片动作指导

在影片《蛇形刁手》中,袁和平为很多动作都加上了喜剧成分,比如袁小田和成龙师徒二人练武的桥段,就被袁和平设计得妙趣横生,这些设计在李小龙、刘家良等“正经”功夫片里,是很少见的。

袁和平为动作增添了很多喜剧成分

2、确立了成龙早期的银幕形象。一个优秀的动作演员,首先得要有一个观众认可的角色和风格,否则无论其身手多么出色,都只能沦为一个打星而已。这一点香港和好莱坞都不外如是。无论是李小龙的桀骜不羁、成龙的幽默亲和、抑或李连杰的正气凛然;又无论是史泰龙式的越战大兵、施瓦辛格式的魔鬼肌肉人或者布鲁斯威利斯式的痞子英雄……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特质,才能对观众形成持久的吸引力。

1973年,如日中天的李小龙遽然离世,由于李小龙的光芒实在是太过于耀眼,导致香港影坛出现了一段短暂的英雄真空时期。在这段时间内,无数李小龙的模仿者犹如过江之鲫,而成龙也只是众多模仿者中的一个。

但事实上,成龙既不是狄龙姜大卫式的银幕偶像,亦无李小龙的个人魅力,因此一连主演了六部电影都反响平平。幸运的是,吴思远看到成龙身上有逗人喜欢、有观众缘、有喜感的潜质,而且身手好,拍片子也十分卖力,于是决定将他打造成新一代的功夫小子。事实证明吴思远的眼光相当毒辣。自此之后,成龙不必再去蹩脚地模仿李小龙,亦不用一本正经穿着古装扮大侠,而一代功夫巨星也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色。

成龙的功夫小子有着较强的亲和力

3、除了吴思远和袁和平这两位“贵人”,还有一个人也是成龙应该感谢的,那就是白长天的扮演者、袁和平的父亲——袁小田。其实袁小田也是因为向邵氏借用谷峰不得而临时来救场的,没想到他和成龙两人一老一少搭档的效果却出奇地好,所以在接下来的《醉拳》中,二人又再度联手饰演师徒,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袁小田是中国电影史第一位武术指导

当然,除了有贵人相助,成龙大哥自身的努力也不能不提。成龙本人出身于戏剧学院的那套杂耍式的动作风格在本片中也已经开始显露,和李小龙迅疾刚劲、刘家良一板一眼的特点相比,成龙更擅长的是摸爬滚打、翻腾跳跃。他那独特的灵活性和节奏感,遇上同样有戏剧舞台背景的袁氏父子,合作起来更是相得益彰,因此成功自然也是水到渠成了。

这场戏明显有戏剧舞台动作设计的特点年轻的成龙也是有名的“弹弓人”成龙的灵活性和节奏感展露无疑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