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一部拍得很好,但没有任何地方能打动我的电影

分享到: ? ? ? ? ? ? ?

我们往往不敢给文艺片差评。这或许是因为所谓的“专业话语权”:你说文艺片不好看,自然会有所谓的“专业人士”或“聪明人”跳出来指责你是“外行、瞎子、土鳖”。

27度罗马拍婚纱照怎么样

这就导致了一个“文艺片悖论”:那些占了题材便宜的文艺片,因为没人敢说它们不好,于是评价节节升高,取得了超过其价值的成就。 《罗马》海报

比如《波西米亚狂想曲》,除了最后20分钟复刻的精彩外,其实就是个超级无聊闷片,但因为其传记和文艺属性,没人敢说它烂,以至于一路拿奖拿到手酸;比如与前片同台竞技的《罗马》,以各种历史隐喻和普世大爱而为“影评人”们称道,但凭良心讲,它真的达不到那些人口中的高度,充其量比拉米·马克雷的“照着现场演一次”要更值得看些。

技术上,拍得很好

婚纱照罗马拍

构图、画面不用说了,无论你懂不懂电影,都得承认《罗马》看起来相当不错。

虽然我觉得“黑白电影”这招有点儿过了,浪费了如此精美的调度场控、光影逻辑,但导演说他的回忆就是黑白的,我们也不能指着他鼻子说“滚,黑白片比较容易拿奖罢了”,对吧?

电影中有两套完整的隐喻系统,这也是各路大神夸得最多的地方。

罗马旅拍

其一,是用女性身孕来隐喻革命。主角克里奥是个墨西哥土著,土地被“公有化”后,跟其他人一样,成了为白人工作的一员,她的岗位是女仆。她有个男朋友,一言以蔽之,就是个革命混子。革命混子的暴力行径,导致了克里奥流产。他们说,这同时也预示着墨西哥革命的结局。

另一层隐喻,则来自家庭:用汽车和车库来对标家庭。白人女主人索菲亚也有个渣男老公。渣男老公一开始的车子很大,停不进车库,但他还是想尽办法腾挪,磕磕碰碰地进了车库,结果是一地狗屎。他们又说了,这象征着白人夫妻的家庭生活——不合适,想凑合。结果男主人换了车,抛弃妻子;女司机喝酒停车撞坏了车,换了辆小车重新开始。 《罗马》剧照

嗯,大概就是这样,还有些Roma就是倒写的“爱”、飞机象征着时间飞逝之类的细碎。作为我个人,最大的观感是:女司机停不进车库这段儿,还蛮好笑的,也有共鸣。

罗马拍

但这两个隐喻很高明吗?我觉得,称得上精巧,但一定要说年度最佳,那么……你开心就好。举个例子,同样也入围了今年奥斯卡的《黑色党徒》,就隐喻方面来说,对比《罗马》至少称得上不遑多让吧。

隐喻其实属于情节设置下面的一想技术指标,反推上去,《罗马》的故事也挺不错。所谓“导演小时候的回忆”这种说法,你听听就好,这部电影是对回忆极度还原还是极致加工?我相信是个人都看得出来。

剧情深加工也是个技术活儿,卡隆真的是个中高手。故事结构非常漂亮:时局动荡使两个渣男暴露,位于两个阶级的白人女主人和土著女仆,因为类似的精力携起手来,因为对孩子的“爱”抱在了一起。呃,好像还不错?

拍罗马鞋

不是说好故事一定要宏大叙事,比如说表现战争,《辛德勒的名单》可以,《钢琴家》也可以。至于《罗马》,自然也是想以小见大,以“作者电影”的形式,去拍“逐奖电影”之实。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说拍得真好。

画面甚美,光影极赞;故事小中有大,人物弧线明显,矛盾对立激烈,最后和解得也是万佛朝宗般的大爱无疆。可以说,《罗马》的技术指标的确碾压一众院线电影。但是……

半点不感动

在罗马拍婚纱照

或许是我铁石心肠吧,看到《罗马》海报上那个“主仆相拥而泣”的画面时,也就稍微有点儿小波动——这波动还是因为感觉挺尬。

你想啊,墨西哥土著,丢了土地、做了下人,没有婚姻没有孩子,居然要通过拼命拯救主人家的小孩儿,来换取一丝丝瞬间的平等。这画面太美,还是太悲凉

阶级是跨越不了,靠“爱”也不行。整部电影似乎想说,爱能解决一切问题:阶级、肤色、贫富;但表现出来的情节却是:去你的,你们去灭火,我们继续吃大餐。哪儿有什么爱啊?大家混熟了,有点儿小羁绊,仅此而已。

罗马拍的h版电影

所以你说这电影,除了光影画面,我到底看啥呢? 《罗马》剧照

来份渣男,Double的。然后俩渣男的配偶抱团取暖,对抗……呃……对抗啥呢?白人女主人去找工作,搞得像《我的前半身》似的;土著女佣人也就是好好工作、好好伺候小主,基本就是个善良的容嬷嬷。这很励志还是怎么?

有人说这是跨阶级的情谊。我说哦;有人说表现了墨西哥动荡时期的面貌,以及个人的选择。我说哦;有人说我看出来的白人中产的虚伪,其实就是卡隆想表现的。我说你省省吧

去罗马拍婚纱照

女仆跟女主一家人的互相扶持,我觉得没有超过正常人相处的范畴,说经典实在过誉。而女仆跟孩子们的感情呢?奇怪的是:我对几个孩子几乎毫无印象。这些小东西一直居高临下地看着墨西哥革命、看着家庭崩溃、看着妈妈爸爸女佣和狗,说些模棱两可的台词,木偶似的。所以这部分的感清系数,也就so so。

同样是儿童视角的台湾电影《一一》,那个孩子的细枝末节我都觉得很有意思、很能感同身受。或许这是文化背景的问题?也不对啊,刚上映的《海蒂与爷爷》就很感人嘛,看来是我不懂卡隆大导演的“克制与内敛”

小处不行,那么大时代呢?墨西哥那个年代,又是奥运会,又是老美遥控,很复杂。但电影既然是“孩子的回忆”,注定不会有多深度的探讨。在奥运治安队教练员的T恤上,印个变形的“西点军校”,就是《罗马》的极致了。混乱一扫而过、悲剧遍地都是,的确很纪实,这点没得说。

电影罗马是哪国拍的

《罗马》剧照

而参与到这个大时代中的人,比如女仆的渣男男友,本质上就是个无知的混蛋。这的确也是现实,就像当地白人中产阶级的和善,永远是用小资那套包裹着的假象,都是现实。

《罗马》这部电影,技术指标满分,感动系数……因人而异。我觉得要被它感动,得具有很强的“自我感动”能力。否则脑补不出那么多撕心裂肺的内心戏。

所以,就像我在标题中说的,《罗马》拍得非常不错,很用心,但深度不过如此——墨西哥白人公子哥儿的回忆面面观,可以说是一部很不错的小资作品,再往上抬一点儿也吃力。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