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冯小刚骂观众,后有王景春怼排片,国内电影市场没救了?

分享到: ? ? ? ? ? ? ?

昨天中午十一点半,演员王景春通过社交媒体更新了一则状态,他截取了2019年4月23日到4月28日的电影大盘数据,并配文称:必须100%排片啊!跪都跪还要什么脸呢?

大学生怒怼冯小刚视频

虽然这内容乍一看有点懵,但仔细看看他的配图就能get到王景春是在吐槽这几天里《复仇者联盟4》的排片占比。

从王景春截取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复仇者联盟4》在上映首日排片占比就达到了82.7%,等到上映五天之后,这个数据仍旧没有大幅下降,保持在80%以上:

尽管这个数据看起来是有些过分,但王景春“跪都跪还要什么脸呢”的说法还是先于前者引发了众多网友的不满,因为之前他主演的且在柏林电影节上收获最佳男、女主角大奖的电影《地久天长》上映时,他和导演王小帅就曾经“一鸣惊人”过。王小帅的朋友圈宣传文案直接将这部电影与“泡妞”挂钩:

大学生怼冯小刚视频

王景春更是直接向参与演出的王源的粉丝索要票根催票房,之后又把电影与父母幸福挂钩。而由此这部电影也被指宣传手段低级,吃相太过难看。

不过,因为他上次言论只是针对《地久天长》这一部电影,并没有引发进一步讨论。这次就不一样了,不仅攻击对象是近期的大热影片《复仇者联盟4》,而且还直指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环境

这样大的打击面自然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有人同意他的看法,认为《复仇者联盟4》排片占比太高,一些小影厅甚至取消了对于其他影片的排片,全天候轮播《复仇者联盟4》,完全不给观众选择的机会,想看的电影也看不到:

大学生怼冯小刚

另一方则认为这样的结果无非是市场需求导致的。因为有人看排片才高,而不是排片高才有人看:

就这样,双方据理力争、互不相让,再加上猫眼电影公布的票房数据cue到了之前的大热国产片《流浪地球》又让这场争执升级了一个档次。

回忆起来,之前也有影视圈知名人士炮轰过国内的电影环境。相信各位还记得的,就是冯小刚的“垃圾观众”论,他说国产电影之所以垃圾,就是因为垃圾观众。正因为观众去看这些垃圾电影,用高票房为他们买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垃圾电影产生:

冯小刚机场怒怼服务员

想到这里不得不感叹一句:前有冯小刚骂观众垃圾,后有王景春怼排片垃圾,国内的电影市场生态真的无可救药了吗?

我的答案是,没有。

《复仇者联盟4》的首日排片量的确高的离谱,但这样堪称可怕的排片量绝不是漫威影业靠着钱就可以砸出来的,这是源于院线对高达7.44亿的映前预售数据的预估:

冯小刚又怼谁了

至于影片上映之后,《复仇者联盟4》的排片量更是暂时没有下滑的理由。

我们截取了从电影上映日到昨日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到在这五天时间里,即便是非休息日《复仇者联盟4》的票房也在以亿为单位向上攀升;在上映后首个休息日,上座率竟然还有回升趋势:

我们再来横向对比一下同期影片,《反贪风暴4》和《调音师》已经是上映二十多天的旧片,每日票房都在300万以内;新上映的片子则仅有一部来自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撞死一只羊》。这部电影在上映首日也仅仅卖出了167万的票房,试问如果您是院线经理会把大量排片让给谁呢?

黄渤翻脸怒怼小s

《复仇者联盟4》大概是唯一且最好的答案吧?

其实你我都知道啦~王景春的此番言论,一大部分是源于对《地久天长》首日排片6.5%,且最后仅以4497.3万的票房惨淡收官的意难平:

那么,这部片子只是因为被打压了排片量才变成沧海遗珠的吗?

影院排片

我想,并非如此。

不可否认,《地久天长》长达175分钟的片长,让它在起始点就输了一步。因为这样的时长就意味着在同样的时间里,院线如果选择它只能排4-5场,如果选择88-120分钟普通时长的电影,可以排下6-7场。面对如此差别,院线自然会有所选择。可问题是,《复仇者联盟4》的时长比《地久天长》还要多出将近40分钟,怎么没见到它被影院取舍呢?

答案很简单,票房说话。

排片

相比《复仇者联盟4》动辄五亿的票房,《地久天长》就可怜多了。我们暂且不提影片本身的质量、好看与否,光是外在因素就已经够它喝上一壶。

第一,国内的文艺片市场一直是属于小众人群的,几年前还一度被认为票房封顶只有三千万。即便到了如今,大部分文艺片也不愿老老实实的打着文艺的TAG招摇过市,比如之前那部《地球最后的夜晚》就冒充爱情片捞了个盆满锅满。至于那些勇于昭告天下自己是文艺片的勇士,如果票房破亿还要高兴的发上一张海报庆祝一下——简而言之,《地久天长》想要分的这块蛋糕本来就不大。

其次,同期影片的挤压也造成了它惨淡的票房。《地久天长》上映时,前有《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和《老师好》两匹黑马在线,后面还有《惊奇队长》余威不减。而《复仇者联盟4》呢,所有的大片都早已经躲的远远地,基本没有竞品存在。

流浪地球排片

至于影片本身……虽然我个人感觉它像是精雕细琢的流水账,两个小时就会遇到观看瓶颈,但毕竟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感受与评价我都无法以偏概全。

不过,有之前初始排片、票房低下,后期靠口碑异军突起的《无名之辈》、《闪光少女》、《大圣归来》等片做例子,或许可以很好地证明《地久天长》的确是不被主流观影人群所接受和喜爱的:

那么,问题来了:谁又会去费力不讨好的拍下一个既不赚钱又不卖座的电影呢?毕竟,院线也要挣钱吃饭,不能天天做慈善吧?

昨天稍晚些时候,王景春又更新了一条状态,声称自己并没有攻击观众和漫威的意思,只是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环境,给不同类型的影片发展空间。

然而,在我看来这条挽尊般的回应着实有些勉强。

的确,在分级明确的北美市场有着主流院线与小众院线的分类,但个人认为,一部电影想要从某一个市场中获取收益,自然要经过市场的考验、适应市场的规则,而不是一味地向市场提出要求。所以,在文章的最后,还是烦请各位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想要开腔炮轰行业的从业者们能在发言之前先看看自己吧。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