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人热议光影七十年 改革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成共识

分享到: ? ? ? ? ? ? ?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琳):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已拉开帷幕。作为本届北影节的论坛活动之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主题论坛14日举行。来自中国影视界的从业者、专家学者等,共同回顾和探讨了70年来中国电影发展历程和中国主流电影创作特点。

不久之前,一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收获了票房与口碑双丰收。这部电影以独特的视觉呈现和中国式的集体英雄主义风格,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影片导演郭帆认为,是时代造就了这部科幻电影的成功,“要感谢这个时代,很多电影类型能够成立是因为这个时代,比方说科幻片这个类型,如果没有时代和国家发展背书的话很难成立。我们看到玉兔在月球登陆,照片传回来,我们就会对国家航天事业、航天人非常有信心,当我们在电影中看到自己的航天员、航天器时,就会坚信不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特别是国家的日益强盛,中国电影也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国土满目沧桑,但中国人民的精神空前高涨。这个时代诞生了新中国电影的奠基之作《桥》;首部在美国上映的中国彩色故事片《林则徐》,以及展示上世纪50年代特有的蓬勃之姿的电影《五朵金花》等。进入上世纪60年代,《大闹天宫》、《甲午风云》等电影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到上世纪70年代,一部《小花》震动了中国影坛,随之出现了像《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等影片,创新了中国电影的创作面貌,燃起了大众对电影和美好生活的热情。

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介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电影创作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中国电影出现了多样化的形态和风格,“以谢晋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导演,创作拍摄的《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等影片,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以谢飞等为代表的第四代导演创作的《城南旧事》、《本命年》等影片,细腻而富有诗意;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创作的《红高粱》、《孩子王》等影片,以强烈的探索精神、忧患意识去表现纷繁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相继出现的第六代导演,以及此后诞生的新生代导演,从人生经历出发,在电影的作品中表达了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的多角度的透视,形成了多样的电影形态和美学风格。”

在一代又一代电影人的努力下,中国电影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迅速走向了世界影坛。进入新时代,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成为时代主流,中国电影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数据显示,全国电影的总票房从2012年的170亿,走到2018年的609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和世界电影生产大国。2012年中国银幕数仅有1万块,去年已达6万多块,稳居世界电影荧幕数的首位。

目前,中国正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要推动中国电影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中国电影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推进电影的供给侧改革,优化电影市场体系。保障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都能够有效对接自己的目标观众群体,都能够实现自己的良性发展。另外要拥抱高科技,实现融合发展。要用国际通行的语言来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国电影更好的国际传播。”

中国著名电影导演谢飞认为,中国要走向电影强国,必须回看过去70年走过的路,吸取经验教训,继续改革,“今天中国想走向电影强国,一定要吸取经验教训,要继续改革,不光是创作思想,还有产业管理。”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