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筑梦2008》,用独特的视角,展示时代背景下的体育与人性

分享到: ? ? ? ? ? ? ?

《筑梦2008》虽为奥运官方电影,也可视为鸟巢的一部成长进化史。《筑梦2008》刻意淡化了政治色彩,但不得不说,鸟巢的建造本身就是官方意志的延伸,投标、设计、建造、推广,鸟巢所经历的事情其实都是这个城市、这个国家在政治、文化、经济方面成长嬗变的隐喻,同时也反证了这个国家人民的品位与包容力的相携共长。

《筑梦2008》中,顾筠选了五组视角,有四组都和鸟巢发生幽微的关联,特警训练的段落相对单调,但她并没有突出他们作为国家机器的强悍凛然,影片中的特警显然相当写实,他们也是普通人。有警员在高空索降时解决不了绳索自然旋转的问题,“转得像只毛毛虫,一落地就狂吐不止”;真正到了鸟巢顶钢结构布点时,有惧高的警员“站在上面就晕、两腿发抖、手脚冰凉”;在刘翔的段落,影片提到一句,刘的教练孙海平是唯一特许对鸟巢提出意见的教练,孙说鸟巢的灯光太亮,马上就调暗。虽然没有直击竞技体育的现场,但鸟巢从各个侧面反映出了这个国家对奥运的态度与期待,无疑更为真实。

《筑梦2008》号称非常规的影片,追求中规和客观,但在两个表现运动员的段落上,导演仍然隐晦传达出了自己的主张。体操是最能体现人挑战自身极限与竞技体育残酷的项目,影片屏声静气地追踪着几个小女孩的日常训练,但艰苦训练和有限的中选名额之间形成不了顺理成章的对应关系,体育精神和竞争的矛盾依然无法缓和。即使是最后入选的小选手江钰源被间到是否喜欢这项运动时,小姑娘答,也不是特喜欢,就怕累了半天什么成绩都没有。体育到底是该运动员自己享受过程?还是肩负着筑就整个民族的梦想?在刘翔身上得到了最集中的投射,这个段落在整部影片中也最为平淡,联想到美国探索频道所拍摄的刘翔纪录片,一个25岁的年轻人,没有娱乐、不会开车、生活在运动员公寓,在一辆车上装塑料履带训练起跑,每天成百上千次,体育到了这个地步,成就的究竟是运动员自身的追求还是国家体育机制的硬指标,显然有更为丰富的言外之意。

在技术和画面层面,《筑梦2008》未见出色,甚至画面剪接因为过于跳跃、缺乏过渡颇显凌乱,其可圈点处正在于视角的普世关怀和温婉达意,它忠实展示了时代背景下的个体与官方、体育与人性的全景命运,作为官方电影,它必然有许多表达尺度上的限制,只能与开幕式上张艺谋祭出的巨大的“和”字,以及《我和你》的主题歌一样在主旨上殊途同归,《筑梦2008》,光看题目,就在现在时和完成时之间模棱两可,其实,不如放下“筑梦”的宏大抱负,让我们尽情 享受这个人类最大的狂欢,尘归尘、土归土,奥运的归奥运!亦不失为东方哲学对奥运精神的一种另类诠释吧。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