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主题电影硬核设定大盘点

分享到: ? ? ? ? ? ? ?

语宙

硬核

+

受限制的想象力,有别样的震撼

围绕《流浪地球》的争议至今不断,从主题宣扬、情节设计、人物设置、科学逻辑、场面特效到台词编排、演员个人、评分水分、导演水平,完全可以把观众分门别派,够做很多期《最强辩手》、《吐槽大会》、《奇葩说》了。其中一项争议在于:它算不算“硬科幻”?

硬科幻,多指以当时科学为基础的,以严格技术推演和发展道路预测,以描写可能实现的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硬科幻作品的核心思想是对科学精神的尊重和推崇,在手法上追求科学(可能的)的细节、着眼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硬科幻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故事情节依靠技术来推动和解决。

参照对于硬科幻这样的认识,尽管有bug,《流浪地球》仍然是国产电影里前无古人、但愿后有来者的优秀硬科幻作品。但这并非说,硬科幻之外的科幻作品就不好,只是风格不同罢了,况且软硬科幻这个分类在科幻界也存有争议。

电影作为艺术品有自身的定位和归类,每个人对太空硬科幻电影优劣的主观评判不尽相同。不过喜欢硬科幻电影的观众,大多都很在意这些电影中的“硬核设定”——对推动情节具有决定作用的太空要素或者设定是否与其它电影要素完美融合,从而展现出视觉、人性、认知、逻辑等方面的强大魅力。

硬核是什么意思

今天,咱们来扒一扒著名太空科幻电影的“硬核”。

1

黑洞与虫洞

代表作品:《星际穿越》

根据广义相对论,时空穿越是可能的。黑洞周围的宇宙空间会受黑洞引力场影响而扭曲,时间也会发生扭曲,而科学家们提出的“虫洞”假设,则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

卡冈图雅黑洞,《星际穿越》剧照

硬核什么梗

基于这些基本设定,《星际穿越》讲了一个时空穿越的故事:未来地球将被沙尘暴摧毁,宇航员库珀奉命飞往外太空,通过土星附近的一个虫洞飞往宇宙另一端,寻找新的宜居星球,并利用五维空间原理与地球上的女儿取得联系,为人类生存寻找出路。影片中先进的火箭和星际飞行器都是基于现有的科学理论、或者说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但“虫洞”仍然是人类尚未证实的空间理论,这也就成为全片最烧脑、最精彩的硬核设定和人物时空穿越的叙事背景。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视觉效果。在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Kip Thorne的帮助下,这部电影里呈现的黑洞,几乎是人类按照已知科学理论能够呈现的最逼真的黑洞模型,炫酷得令人感动。

2

载人航天器与空间碎片

代表作品:《地心引力》

从小型飞船到大型空间站,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建设了各类载人航天器,打造人类在近地轨道短期、中长期驻留的平台。全球目前正在工作中的载人航天器包括俄罗斯联盟号飞船、中国神舟飞船、国际空间站等。而无论无人还是载人航天器,威胁在轨飞行安全的一大因素是空间碎片,即那些在轨运行或再入大气的无功能的人造物体及其残块和组件。截至2016年4月,大于10厘米的被公开编目在轨物体超过17600个。

《地心引力》剧照

硬核什么意思

《地心引力》的故事放在了受到空间碎片撞击的国际空间站上。影片中的宇航员通过一系列应急生存措施,从国际空间站上驾驶联盟号飞船逃离至中国的天宫实验室,再驾驶神舟飞船最终返回地面。一些逃生过程在现实中的国际空间站上也曾有过,但影片把可能遇到的险情和逃生过程刻画得更加集中和艺术化,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不归为科幻,而是现实中应急情况的集中再现。当然,大部分情节在现实中发生的概率很小,但人物的每一步操作似乎又挑不出太大毛病,让人们在基本合理的科学技术设定下领略了宇航员对航天器的各种操作,真实度和场面效果极佳。

3

火星生存

代表作品:《火星救援》

假如地球不行了,人类能去哪儿?答案是火星。火星有大气,有微弱的磁场,有土壤岩石,地下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它是整个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也是唯一经改造之后有可能适合大规模移居的星球。各国航天机构都有火星生存的设想和方案,预计未来不久便可实现。

《火星救援》剧照

硬核女孩

《火星救援》就像是人类未来火星生存的一次预演。因事故被遗留在火星上的宇航员,利用大棚在种植土豆维持生命,找出十几年前火星任务中一辆废弃的火星车,使用无线电与地球通信,最终完成上升在轨对接并获救。种下的土豆种子不一定都能生长供食,旧的火星车现实中也许不一定可用,飞船上升后与救援飞船不一定能成功对接,但这一切在理论上都是可以实现的。似乎每一个环节都很幸运,但从航天科学技术角度来看又没有太硬伤,再加上人类的智慧、勇气与互助,最终使整个行动圆满结束。

4

低轨巨型星座应用

代表作品:《全球风暴》

美国的星链计划、中国的“鸿雁”“虹云”……作为近年来正在全球兴起的新型太空产业,低轨卫星星座主要用于遥感、通信等。

《全球风暴》剧照

硬核是什么梗

这部电影为低轨星座设定了另一个功能——全球气象控制。影片中建成了规模巨大、高度覆盖到全球每一个地表区域的低轨卫星星座,该星座的建设将影响人类生活环境,而复杂的在轨空间站系统以及往返空间站和地面的航天飞机,是建设和维护星座的基本手段。由于能源和资源有限,用卫星星座实现气象控制,在目前人类的太空系统工程中是无法实现的。未来如果卫星足够多、功率足够大,实现对局部天气的控制也不是不可能。

5

小天体防护

代表作品:《天地大冲撞》

小行星撞地球是不可避免的事件。2013年俄罗斯小行星撞击事件后,科学界公布了一份关于小行星威力的研究报告:如果小行星直径在30米到100米之间,可以毁灭一个城市;如果在70米到250米之间,可以毁灭一块大陆陆地;如果大于两公里,就可以造成全球性的灾害——恐龙的灭亡,据推测就是一个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地球导致的。让小行星改变轨道方可避免撞击,方法包括核爆、动能撞击、引力牵引、激光销蚀、拖船捕获、太阳光压和质量驱动等。

《天地大冲撞》剧照

硬核佩奇

这部影片讲述的就是核爆方法。这是很多年前的一部影片,虽然情节设计比较简单,但硬科幻的元素非常到位。影片中,彗星即将撞击地球,飞船和宇航员到达彗星,将核弹装入彗星内部引爆,彗星被炸为两段,地球受到小程度撞击并引发灾难,但地球并未消亡,政府实行了最后的“方舟”计划保存人类文明。这种硬核真是够硬,现实中如果真的有地外天体来撞击,估计也会是这样一个处理过程,而且结果预计也大体相似。科技设定太真实了,从太空科技角度来说可能就是一种预案。这部影片也可以说是太空硬科幻电影的先行者,引出后续多部同类型作品。

6

克隆人与月球原位资源开发

代表作品:《月球》

目前的克隆技术足矣克隆出动物或者人类,但由于法律与伦理问题,世界各国并未准许。月球对于人类而言是一个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宝库,太阳能和氦-3等都是地球能源之外的重要补充与额外储备,但月球原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目前还没有探索出完善的方案,并未付诸开发实践。这两个硬科技元素的叠加,催生了《月球》电影。

《月球》剧照

什么叫硬核

电影讲述的是月球上的克隆人在月球基地中利用机械开采氦3资源,意外发现自己是复制品。在人生有限的剩余时光里,他笼罩在深深的悲伤与孤独之中——自己的一切记忆都是假的,他根本就不属于这个世界,只是一台干活的机器。人性、伦理的反思在情节设置中一层层揭开,情节魅力远大于科幻场景。因此,这部影片即使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场面,也不影响它被公认为一部典之作。实际上,影片的故事并不遥远,现实中很多国家都提出了月球基地建设方案,机器人在外星探索中的应用也早已进入实践,而类似的伦理悖论,或许很快就会出现在人类生活中。

7

外星生物与语言学

代表作品:《降临》

尽管不少人声称自己见证外星人造访地球、甚至与自己发生接触,科学界至今并未发现外星人存在的确凿证据。假如有外星人,他们怎样与地球人交流?根据语言学里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语言决定思维”,外星人的思维又会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降临》剧照

硬核游戏

这些问题,在影片《降临》里进行了新颖的呈现。不明来历的外星生物突然降临地球,引起全球恐慌,语言学家通过语言的解析最终为人类获得和平结局。电影并没有依赖于宏大的对战或者灾难场面,而是侧重于外星生物的神秘来访这一背景设定,承认外星生物的存在与特有功能,并且人类可以运用一系列严谨、科学、逻辑缜密的语言学理论实现与外星生物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在此基础上,影片进行了出色的艺术加工,将预知未来、外星生物的思维形态、时间的非线性化、命运与抉择等哲理问题融入其中,完美地展现了更加丰满且易被认可的硬科幻情节。片尾,女主人公完成了对外星生命语言的解读,成功阻止了战争的爆发,却也在预知到女儿会因癌症去世、爱人会分手的结果后仍然别无选择地接受生活的继续。命运之凄美,让硬科幻的境界得以升华,堪称又一经典。

8

引力弹弓与洛希极限

代表作品:《流浪地球》

终于说到当下最火的《流浪地球》了!

该片的故事背景放在正在逃离太阳系以求延续人类文明的地球,事件主要集中于地球在逃离过程中如何解除即将撞击木星的危机。利用天体间的“引力弹弓”(也被称作“行星引力辅助变轨”等词汇)效应,地球依靠木星这一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的强大引力加速地球并改变地球逃离的路线,从而达到逃逸速度,顺利飞出太阳系,同时若地球距离木星过近又会引发自身解体,出现生存危机。这是全篇最基本的设定。

《流浪地球》剧照

现实中几乎所有深空探测器的飞行轨迹都利用了“引力弹弓”,这能够为探测器飞行获得更大的速度。但“引力弹弓”在某些情况下是有风险的。探测器尺寸较小,不会形成洛希效应,但如果是针对地球这种大型天体,引力弹弓作用的同时会产生洛希效应,地球距离木星过近会被强大的引力撕碎。这也成为了《流浪地球》电影中引发地球表面灾难的起因。其实地球流浪过程中,洛希效应必须成为事先考虑到的因素,因为这决定着地球的存亡。

虽然影片在“引爆木星”、“洛希极限”、“行星发动机”等硬核方面存在争议,它在中国太空科幻电影史上的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是有目共睹的。

太空科幻电影以美国出品为主,是与美国在太空领域发达的科技实力、工业水平和前沿理念分不开的。当一个国家的科技、文化、财富等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包括电影在内的艺术创作才会达到更高的层次。在我国,这一历程刚刚启动,《流浪地球》或许就是那个美丽的开端。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