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离不了“电影”“电视剧”,恰恰揭露了我们人性中的一个弱点

分享到: ? ? ? ? ? ? ?

观看影视剧,观者总是有这样的心理需求,希望主人公少经受一些波折,过得美满快乐,最后再来个大团圆的结局。有些人,沉湎其中了,甚至要求导演改动情节,让人物少受点苦。其实,导演看到这种情形,内心是无比喜悦的,因为他想要的艺术效果达到了。

中国十大催泪感人电影

导演或者作者想要一种怎样的效果呢?他们深刻的明白:作品中的人物不幸福了,观众和读者才幸福;作品中的人物痛苦了,观众和读者才快乐。所以,高明的作者导演,就是要变着法儿地让塑造的人物痛苦不堪、打击一波强似一波,甚至是要置“他们”于死地;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就是失败的。这便是文学作品创作的规律。文学作品,需要让人物“行动起来”,这也叫“体验式展开”,这样才能赋予人物情感和性格。因此,我们就可以解释一个问题了,为什么生活中离不开电影、电视剧、话剧、戏曲、小说?我们需要体验生活,可是现实生活远远满足不了我们的心理需求,所以要依赖于那些艺术形式。

把人性看得很透彻的人

同时,有一个人性的弱点暴露出来了——渴望什么的就是缺少什么。观剧时渴望人物要不停的行动,没有行动,我们便索然无味,正说明了生活中的我们是缺少“行动”意识的。所以,马云这样批评有些年轻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人们都爱寻找一条捷径来走,殊不知,行动本身就是一条捷径。

揭露人性与现实的电视剧

星期天,儿子为作业发愁,说老师留的作业太多了,什么时候能写完呀?在书桌前盘算着,想找一个省时间又省力的办法。时间过了半个小时,还在那里愁,不仅是为作业多而愁,还为找不到一个省时省力的方法愁。

社会现实人情冷暖句子

我一看,这样愁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把他叫了过来,讲了一个故事:“我小时候,六月份,麦香四溢,是小麦收获的季节。那时还没有收割机,都是用镰刀靠人力来收割。六月的天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所以要几家的劳力联合起来,抢割枪收。你猜这些劳力中割得最快的是谁?里面不乏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最快的却是一位又瘦又小年纪也是最大的邻家的大娘!年轻人很不服气,开始暗暗较劲,要和她比一比,可是仍然不如她快。就有人问她:‘大娘,也没见你的镰刀有什么特殊,怎么总比我们割得快呀?有什么窍门?’大娘说了一句,大家恍然大悟‘我割麦子的时候,从不抬头看地头。’”“不看地头”多么深刻的生活哲理,看,在那里,不看,也在那里,割就是了。

揭露人性 烧脑的电影

我们习惯于把精力和时间消耗在目标和筹划上,一步一步想得周密精确,思索得太完美,反而思想被僵化了,一旦出现偏差,就不会随机应变地调整了。生活就像画竹子,“眼中之竹,非胸中之竹;胸中之竹,非手中之竹。”没有必要想得太清楚,行动起来,里面就有,可能想不到的“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

韩国一部揭露人性丑陋的电影

儿子听完,行动起来。写完后,过来说:“想不到作业没有想象得那么多,感觉写得还挺快!”我说:“不看‘地头’,‘地头’就唬不住你!”

韩国揭露人性的电影高评分

电影帝国微信公众号:dianyingdiguo
关注电影帝国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分享到 ? ? ? ? ? ? ?

?相关推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最近发生的趣事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